首页 > 古玩指南 > 第3章 瓷器之鉴别

我的书架

粉彩之色分歧,因施彩之分歧也。康、雍之时,系将粉彩配成,然后施之器上,其色如将藕粉以内加以红色,以水冲熟,置于釉上者。然惟雍正之器,比康熙者之釉略混耳。至乾隆,其施彩之法,系先上一层白粉釉,再以粉红水滴于白釉之上,系费两次手续也。嘉道今后,系以笔沾红刷于白粉釉之上,故其色浅而发紫。至仿雍正者,虽做法不异,然质料之分歧,故其色发紫,或黑红,釉亦略混也。

疵之为病者,曰串烟、曰伤釉、曰崩釉、曰暴釉、曰冲口、曰毛边、曰磕碰。串烟者,谓烧瓷之顷,偶为浓烟薰翳,或类泼墨之状,或呈果熟之形,如果者,视其浓淡多少,以定好坏。伤釉者,谓器用日久,案磨布擦,细纹如毛,色呈枯暗。崩釉者,谓硬彩,积年以久,遂致崩坼,彩色剥落,坠粉残红。暴釉者,谓釉质凸起,形如水泡,伎俩欠匀,火力逼之,遂呈斯状。如果者,视其职位多寡,以判低昂。冲口者,谓器皿之口,或触或震,口际微裂,成直缝形。毛边磕碰,均谓器皿口边微有伤损处。伤损处甚小,而扪处略有棱者,曰毛边。伤处较多,而胎骨少缺,但边沿尚未露棱者,曰磕碰。如果者,亦视其受病之大小,以定其代价之增减焉。

至明器这各种彩色,均极佳妙。清朝康乾两朝,仿造及缔造亦皆精彩,但与明彩比较仍有小巫大巫之别。至捏造者,不管如何经心,终与真者有天壤之分歧。兹将各种彩色之特性,简述以下,用为辨别之张本:

康熙初年之蓝料,釉透脱如玻璃,其色与深蓝宝石略同。及末年,又发明一种磁料蓝釉,其色犹将蓝色加于粉内,以油调和而成者,即堆料款所用之色也,故其釉细并且润。若夫仿造者之玻璃蓝,其釉既薄,其色亦淡,远视之则蓝,远视之则灰,而黑与真者迥分歧矣。且仿造之蓝,粗而糠,釉中多有空泡,其色亦发黑,不若真者鲜润也。

瓷器之式样,必须公道。其有不伦不类者,多为损毁改作之物。辨别时,对于口边宜十二分重视。设式样不现成,而口边色彩与其他部分不分歧者,多为改作之物,不成不察也。市上简易之作伪,多有效粘瓷药粘之者,故辨别瓷器时,必须到处详细查抄,如受此类棍骗,非惟受有丧失,亦为智者所暗笑,不成不重视也。

作伪者,每有将年代近之底釉与款字全行磨去,以充年代远之沙底名器,或改年远之款字,另装烧釉者。故辨别时,必须重视底釉之色彩,是否与他处分歧;款字之神势,是否与该器合适。伪制者,不管如何经心,亦必有马脚可寻也。

明器之红,色红而略含紫意,如熟透而将烂之枣,然至康熙之红,则素净柔滑,与正熟之枣同矣。至乾隆之红,则柔润莹澈,如方熟之枣然。总之,红上均有亮光,系由红内返出,犹天然之亮光也。若夫仿造者之红,或发黄,或发黑,虽亦亮,乃委系人造者矣。其造亮之法不一,有将该物烤热,薄薄上一层川白蜡,或用油皮砣,悄悄磨出一层浮亮光,或上一层光药。真器之光,系出自釉内,因所用质料,增加系贵重矿物,仿造者所不能为之者。故用各种报酬之法,但细心以察,真伪自分歧也。

有小疵,而不掩大醇者,曰窑缝、曰冷纹、曰惊纹、曰爪纹。窑缝者,谓坯质偶松,为火力所迫,土浆微坼,厥有短缝。冷纹者,谓器皿出窑之倾,风力偶侵一线,微裂,不致透及他面。惊纹者,谓瓷质极薄,偶缘惊触,内坼微痕,大要却无伤损。爪纹者,谓器有裂缝,略如爪状,或由沸水所注,或由窑风所侵,是数者,皆疵类极微,无伤大抵者也。

推荐阅读: 九零后天师     异界九死神功     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     大乾最强县令     都市超级大法师     师徒养成攻略     缠绵隐婚:白少,别上瘾!     撩渣攻略[快穿]     菲你莫属总裁的绝密恋人     原始巨蜥     铁血霸三国     无限恐怖之破碎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