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胜沉吟好久,缓缓说道:“部属觉得,立帝姬继位,即为断赵宋嗣脉,主公但是想此后禅位给主公之时,以女帝传女帝,主公阻力更小?”
此言一出,三个都惊得呆了,张大了嘴合不拢,好半天后,闻焕章才喃喃道:“主公这设法当真是天马行空,实在出人意表啊。”高俅则皱眉道:“以帝姬继位,过分奇思妙想,赵宋宗室男丁上千,何故想到立一个帝姬为天子?”
便在密室内,公孙胜见得三娘面色犹疑,当下轻咳一声道:“向来搀扶傀儡天子,若非此人聪慧,就该是时年尚幼,这康王一来不傻,二来并不年幼,实非上上之选。何况康王乃当今官家兄弟,兄终弟及终非常伦。听闻当今新官家今岁四月立了太子,便是官家与朱皇后所发展子赵谌,这太子年方九岁,两位何不考虑这太子殿下呢?”
高俅鼓掌道:“此策甚好,借金人之手,清算掉朝中那些昏君馋臣,主公在外推戴一人,恰好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同心合力先抗外侮。待得摈除外侮后,主公道是声望震天之时,顺势得禅位,便可建国立朝,适应天命而行了。”
至于说赵构好节制?三娘却不这么看,这赵构已经成年,他又不是傻子,会任人摆布,就看他为了皇位,不吝搀扶秦桧清算岳元帅的行动来看,他还是会挑衅权谋的,用他来做傀儡天子不是上上之选。
闻焕章点头道:“恰是,此前与主公手札来往中,主公也曾模糊流露了一些筹划来,更教我与高太尉在朝中寻觅合适的继位人选。部属觉得,主公的筹划乃是稳字抢先,赵宋固然必亡,但目下还是该先御外侮而后安内。现在开封被金人兵锋威胁,若无救兵,迟早城破。开封城破后,上至官家,下至百官,定会被一网打尽,此时倘若我等能先拥立一名赵宋宗室,便可在他地推戴此人先继位,主公狭天子以令诸侯,天下便大半入主公豰中。待得摈除了金人,主公也定然已经握有朝中局面,将来非论是行曹魏之事,还是行隋文之举,都顺理成章了。”
三娘笑而不语,闻焕章内心一向揣摩着这个战略的得失,接着说道:“女帝传女帝,阻力定然更小,非论立哪一个帝姬,其福威定然都不如主公,将来禅位名正言顺。但这个前提乃是赵宋宗室男丁不能漏网一个。”
三娘笑道:“正如两位所说,我眼下最好也是最稳妥的路便是这一条。但要能将这条路走下去,还需求几个前提。”闻焕章道:“部属大胆猜一猜,这第一便是务求这赵宋宗室以内,除了我们选中的人选以外,不能有别人逃过金兵的刀锋。”
闻焕章道:“立帝姬为女帝也不是不成,但帝姬深居宫中,和太子普通难以出逃。再者如果将来金人见抵敌我军不住,随便放几个宗室后辈返来,必然会起皇位争夺之风波啊。”
前面一段闻焕章倒是说对了,这赵构也和他父兄一样,是个文人,放在乱世,做个守成之君不足,但如果做个拨乱归正的复兴之君,他却没有这个才气。以是南宋立国以后,他就定下了偏安一隅的基调,成果让北方国土就一向沦丧,直到明朝北伐,汉民族才算是光复了淮河以北的地盘。
闻焕章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心头暗想:“主公与赵宋有甚么深仇大恨么?”三娘斜睨了他一眼,好似看破了闻焕章的心机,口中缓缓说道:“我与赵宋并无甚么深仇大恨,但站在天下汉人态度上,赵宋子嗣最好就都留在北方别返来了。真到了阿谁时候,他们一返来,汉人又得内斗,死伤的还是汉人,所觉得了很多军民百姓性命计,死他们几个宗室还是划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