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慎言在遭受贬官、闲居故里的光阴,淡泊功名,寄情山川,于泊园写下了诸多诗篇,名曰《泊水斋诗钞》,后被支出《四库全书》。该诗集合以泊园定名的诗歌有《泊园松苑》《泊园听雨》《泊园对月》《戒严走泊园对花作》《仲秋泊园卧病》《润十一月朔二日郊行看雪归泊园独饮有怀作二首》《留郭九子读书泊园以归省展期》《韩中散见枉泊园》《抵泊园甫成二首》等。

明末清初闻名的文坛魁首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中说:“藐猴子。虽牵丝入仕,神明依托恒在山川间,孤情回照,翩翩然如野鹤之立鸡群也。”

过了润城,沿沁河,一起打问着向屯城走去。

“泊园”,在张慎言的心中,是人生的暖色,是故乡的温情,是可避风雨的港湾。算下来张慎言在故里的赋闲光阴,应当是别人生中最好的日子,宦海上的荣辱得失,比起厥后的贼害横行,国破家亡,实在也算不了甚么。

据乾隆版《阳城县志》卷十六《志余》载:“泊园,明太宰张慎言别业也。在县东三十五里屯城。其地名虎谷,本王国光尚书小筑,后太宰复营此为菟裘。其处松柏苍翠,溪涧盘曲,秋冬之际,红叶弥满山谷间,尤其奇胜,溪尽处为小桥,桥北绝壁,建阁其上,状若飞楼,言曰“菌阁”,最称幽旷之居。”想必那座在桥北绝壁上制作的阁楼,远远看上去像一只庞大的蘑菇,以是起名为“菌阁”,张慎言在菌阁完工后,又诗一首,题为《虎谷飞阁成落之》,云:“别浦乍晴新雨后,长林才弄好音初。筇将倦矣云多白,酒忽醒时松正疏。淙响欲逋留可住,冷风送善领其他。看来诸好纷繁落,着此孤亭良不虚。”

汗青上的屯城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单张家在明清两代就出了三位进士:张慎言的祖父张升为明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河南参政;张慎言字金铭,号藐山,明万历庚戌年中进士,官至南明吏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张慎言从孙张泰交,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浙江巡抚。

屯城在明清曾一度名为“仁慈”,张泰交在《受祜堂集?自叙》一文中说:“其地山形似虎,沁流绕之,名虎谷里。里缘俗醇厚,官复名里曰仁慈。”何时规复屯城称呼的不得而知。

东岳庙内的砂石石阶严峻风化,其风化程度证了然汗青的长远,八百年,八百年足以让石头化成土。八百年足以使山崩地裂,河水断流。八百年留下的只是一段笔墨,几个传说。

崇祯十一年(1638),张慎言被再次起用,任工部右侍郎,崇祯十四年(1641),官迁南京户部尚书、掌右侍郎御事。崇祯十七年,福王在南京即位,史称南明,拜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张慎言上书“复兴十议”,虽被采取,却难实施。他遭到阉党的进犯弹劾,被迫上疏辞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当时,张慎言独一的儿子张履旋(崇祯十五年的乡试举人),贼犯阳城南部山区时被执,要把他送到平阳去,张履旋写了一封和亲人诀别的手札,叹曰:“吾大人不为乱臣,吾岂为贼子乎!”遂投崖他杀。家破国亡,致仕后张慎言无家可归,借居安徽芜湖、宣城一带,只要孤孙张泰茹前来于膝下侍俸。经历了国破家亡惨烈的伤痛,张慎言人生抱负悉数幻灭,此时的张慎言,对糊口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说:祖孙相聚足矣!清顺治二年(1645年),大明亡,张慎言病死于安徽芜湖。明史有《张慎言传》记录:“山西尽陷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张慎言有病不让医治,表白了他甘为大明殉葬的求死之心。

推荐阅读: 恋爱圈心术:校草大人请接招     洪荒青莲道     穿成虐哭大佬的白月光[快穿]     媚爱如蜜(快穿)     神卷     情蛊     女总裁的贴身强兵1     时光不曾苍老     学长,别跑     星火最前线     星际保卫录     大叔,你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