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五百岁:
「何故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故故?若取不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该取法,不该取不法。
法相、不法相:
「根」,有发展之义。善根便是可生众善之根。若依相宗而言,无「贪、瞋、痴」三毒,即为善根。若依本经,则「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是万善之根。
持戒修福:
是以,如来常说:「你们诸位比丘该当晓得,我所说的佛法,就如同那渡人到岸的舟楫,达到此岸以后,即应弃舟登岸,不成揹负不捨。以是,未悟道时,须依法修持,悟道后就不该固执于法,至于那偏执于不法的妄心,更是该当捨去。」
「这是甚么事理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对待别离,不会固执有为的生灭法相,也不会固执有为的空寂法相。也没有不是诸法的执相。如此则心无所住,而修无相之行,故获功德泛博。
筏是用竹子或木头作成的小舟,以比方佛法能将吾人从存亡的此岸渡至涅槃此岸。佛经中常以「筏喻法」来讲明修道者对于佛所说的统统便利法门,只可视为渡筏,一登此岸,即应放下,不该再拘泥固执。
正信罕见分第六*
淨信:
【原文】
专指「修行要无修,证悟要无证,布施要无相,度生要无我」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