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九白纹章 > 第三十三章 佛道之争

我的书架

张君宝说道:“谢不敢当,我倒是应当谢过大师昨晚的馒头。”说着还了一礼。大胖和尚哈哈一笑,又去自顾吃食。

张君宝见那瘦高和尚也说出四句偈语出来,便知和尚略已豁然。这四句话张君宝倒是在书上看过,说的是一百五十年前,宋朝名仕黄庭坚的轶事。此诗乃是黄庭坚制作滴翠轩之时候在石碑之上。记录其有一次做梦,梦到了其宿世乃是一名女子,虽是女身,却入佛门,毕生不嫁。黄庭坚访到这位女子活着的母亲,视为己母,并接到家里扶养。

张志敬长叹一声道:“于公于私,却不得不去。自先唐尊老子为祖,奉玄门为国教至今,道之大,非全真一派,更有正一道,太一道,真大道,净明道所传不一,江北唯全真道最盛。若不该辩,恐天下人耻之,此为私;佛教一方若少林寺出头,倒也无流派之见,忽必烈处心积虑,从吐蕃请来那摩国师,八思巴上师等藏传佛教。若不该辩,江北百姓这百余年之信心,恐被摆荡。汉地沦为蛮夷之厕不成怕,汉人沦为蛮夷之奴也不成怕,若汉人无有汉人之信心,才最可骇。”

张君宝听这和尚以“贫道”自称,便不觉得然,改口以“道长”相称,说道:“道长放心,倒是再好不过了。有饭不吃,那就有违常理,道长可先填饱肚子,再作筹算。”

那瘦高和尚看了胖和尚一眼,说道:“你们还熟谙?”然后见大胖和尚低头“嗯,嗯。”言语,自顾吃食,便对张君宝说道:“张兄弟既和师叔祖在一起,想必也不是外人。贫道乃是全真教第四代弟子张志敬,师承真常子李志常门下,这位是我的师弟李志然。”

全真与少林均在江北,倒是江北百姓之福。这江北之地几经复辙,现在百姓只知汉不知宋也。少林寺更是千年古刹,少林寺僧,救国救民,慈悲天下。道之极盛乃全真,佛之大宏乃少林。全真与少林均得民气,若昭然除之,必得民愤。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件十几年,深得此道,才有这佛道之辩。”

(注:张志敬:字义卿,号诚明真人。李志常病终后,其为全真掌教。佛道之争:史实曰公元1255,1256年,佛道两边魁首一对一展开辩论,终究皆以佛教胜出告终。1258年,两边窜改了1V1的辩论体例,展开了一次阵容空前的大辩论。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事件,命姚枢等筹办此辩论。佛教一方以少林福裕长老为首,那摩国师、八思巴等藏传佛教僧侣助阵,合计三百余僧;玄门一方,则以继任教主张志敬为主,合计全真教徒200余人,别的,另有官方、文人代表的裁判200余人。由两边各出17名辩手,并在赛前商定: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成果,两边的论争以道家失利告终。玄门17位辩手遵循商定皆脱袍弃冠削发为僧。蒙哥汗命令燃烧玄门伪经45部,并偿还侵犯梵刹二百三十七所。本书左衡再三,将辩论推迟三年,与剧情不悖,摆布都是忽必烈主持与主导。忽必烈固然崇佛,但并未制止其他宗教,佛、儒、道、回、基督均不架空。笔者也想说,忽必烈乃是少有的明君。此观点源于晓松教员。感激晓松教员,感激晓松奇谈,感激爱奇艺。)

张君宝连连点头说道:“既然道长已然晓得这只是那蒙古的战略,如何还飞蛾扑火,前去应辩呢?”

张君宝又想:如果蒙古想要灭佛又或灭道,一声令下,千万铁骑踏过,又有何难?但其授意让中土教派自相残杀,却又高超了很多。便道:“蒙古有此野狼之心,雄图之意,无怪乎开疆扩土,所向披靡。”

推荐阅读: 仙筹     倾君策,隐身贵女     一夜欢宠 :亿万老公你好坏     医品妖后:陛下,挺住!     荣誉之路     444号婚介所     鬼面邪王腹黑妻     重生之星际巨星     女神的王牌雇佣兵     致命合作:蒋少情深似海     全能武者     彼岸花开之嫡女皇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