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兰陵风流 > 第三十一章 女皇

我的书架

萧琰记起《明宗实录》里对明宗的批评是“性毅,果断,明睿”,而仁宗的性子则宽仁而柔嫩寡断,最后即位的那几年便是朝令夕改,用人不能耐久,五年间换了十一名宰相,唯尚书令王辑——太原王氏的家主——的位置一向没变,直到仁宗头风发作,明宗以皇后秉政,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宰相班子才稳定下来,朝廷诏令也获得了持续。

萧琰过了几天,就将药汤的事忘在了脑后。

这只拳头一向在缩在高宗赭黄的御袖中,直到王氏暴露了介入兵权的獠牙,这只拳头才蓦地击出,那一晚,太原王氏在铁蹄刀枪下血流成河,嫡支十岁以上男女尽数被诛。以太上皇自居的王氏懿德后君,也今后永禁宁德宫,再也踏不出那方宫殿。

“以是说这是非常精美、又非常奥妙的布局,”沈清猗道,“奥妙就在于太原王氏谢毫不了这个引诱。”明宗能顺利改回母族之姓继皇位,没有引发滔天大波,既和太宗天子薨逝前布下的首要支撑者有关,也和太原王氏为首的文官个人的支撑大有干系——一个具有王氏血缘的女帝与皇后的分量那是大不不异的。

沈清猗很佩服明宗的手腕,给萧琰讲解道:“一方面,明宗减弱仁宗两位妃子所出的皇子的权势,却又不打死,乃至还时有恩恤,世人皆道明宗仁德,但谁知这是明宗吸引王氏重视力的棋子呢?另一方面,明宗紧紧掌固了十二卫大将军的军权,王氏再如何掌持三省、朝堂,文臣权势再大,也摆荡不了帝位。这就是明宗给高宗继位留下的铁血拳头。”

她神采一震,眉扬而起,声音铿然道:“姊姊说的不错,行我道,持正心。”此话一出,便觉心中俄然有一道块垒消了,气度大畅,脑海一清,不由盘膝而坐,冥想入定。

绮娘送的这个生辰礼公然是大礼。

这些杂质排挤后,萧琰便感到满身内气运转得更畅达,就仿佛经脉窍穴都被洗了一遍,将内里的残余洗掉了,当然是肉眼看不见的残余。

……

下一次泡的药汤便又是之前那种了。

***

萧琮固然绝望,却也很欣喜,早晨出门观灯和父亲提及时就赞道:“阿琰真是尽力呀。”

这段史实萧琰是晓得的,当时甲姓五大世家都不肯将嫡宗子尚公主,即便身份崇高、倍受宠嬖的宣惠公主,太原王氏也是以嫡季子尚主。

“当然,这也是太宗的无法之计。太子、魏王、楚王争夺皇位,一死二废,成年皇子便只剩下九皇子赵王。”

沈清猗向她笑了笑,接过秉笔奉上的茶汤,喝了一口递给青葙,坐到书案前看了眼《高宗实录》,问道:“阿琰读到哪了?”

萧琮叮咛司墨去内院:“若少夫人无事,请她过来谧斋,给十七郎君讲史。”沈清猗除了精研医术外,经史上也很有天份,读史经常向萧琮就教,她的一些观点也让萧琮受益,萧琮感觉老婆教阿琰学本朝史籍绰绰不足。“阿琰,你好生跟你阿嫂学着,我去去就回。”萧琰应了声,送兄长出了书房。

商清也不再教她诗赋文课,说承和院学的已够了,不需求破钞多的时候在文课上。

商朝所建立的,最原始的庙号只要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奠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复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后代朝代的庙号根基遵循这类。

推荐阅读: 山海秘闻录     修真高手在校园     官运     情动99次:总裁大人饶了我     都市奇门小神医     至尊弃少狂婿     重生金牌弃妇     超级制造商     外*******女     王牌特工妻:顾少,来单挑     九圣器     刀客诸天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