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兰陵风流 > 第三十一章 女皇

我的书架

这个生辰礼就是新汤浴。

萧琰很有些欣然,沈清猗拿书敲了她一下,“任他好处攘攘,持正心,行我道就是了。”

她很竭诚的感激了绮娘。

两刻钟后,萧琰展开眼睛,欢乐笑道:“姊姊,我刚才有顿悟。”

明宗是萧琰佩服的大唐第二位天子,能以女子之身、皇后之位战役夺了皇位,绝对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了吧!

又过了几日是她的文课,萧琮持续给她讲《高宗实录》,才说了两句,睿思堂的侍卫萧向南过来,说国公叫世子马上畴昔。

沈清猗批评道:“懿德后君论才学聪明均是上等,若非明宗谋智在先、铺陈在前,以高宗少年之龄,怎斗得过她这位亲父?”

“明宗必得以她与王氏后君所出为储君,非论男女。这是来自王氏的压力。”

沈清猗道:“高宗能以公主即帝位,也和太原王氏的支撑分不开。”

商朝所建立的,最原始的庙号只要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奠曰“世”(世祖盘庚、世宗且甲)、复兴者曰“中”(中宗且乙)。——后代朝代的庙号根基遵循这类。

九皇子赵王即厥后的仁宗整天子李炽。

“但士族门阀的权势过于强大。大唐要压抑当时以兰陵萧氏为首的南方士族,必须依托关陇士族和山东士族这些北方士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就是北方士族甲姓五大师。

沈清猗很佩服明宗的手腕,给萧琰讲解道:“一方面,明宗减弱仁宗两位妃子所出的皇子的权势,却又不打死,乃至还时有恩恤,世人皆道明宗仁德,但谁知这是明宗吸引王氏重视力的棋子呢?另一方面,明宗紧紧掌固了十二卫大将军的军权,王氏再如何掌持三省、朝堂,文臣权势再大,也摆荡不了帝位。这就是明宗给高宗继位留下的铁血拳头。”

沈清猗轻嗤一笑,“明宗娶王三郎为后君时,已经三十五岁,做了十七年的皇后,此中代仁宗天子处政十年,不是十五六岁的怀春少女,见着仙颜郎君就心动。王三郎再美再有才调又如何,比不过帝权天下。”

萧琰想了一阵,不由点头,感慨道:“皇室无亲,伉俪,父女,亦如仇雠。”

她伸手拿茶盏,茶已经凉了,向外叫了声“奉茶”。秉笔应了声,用托盘端着两盏热茶出去,将凉盏换下了。

沈清猗冷嗤一声,“高门世家还不是如此?凡是触及到权力,便少不了争斗。”就如萧氏,又岂是无纷争的?

萧琰想到这不由佩服,佩服的不是太宗一早发明了明宗这颗明珠,而是太宗敢以大唐鼎祚付予这个外侄女,并胜利的将外侄女变成了内侄女,因而大唐多了一名明君,而王氏落空了他们最杰出的后辈——本来是他们王氏的嫡长女。

***

明宗即位为帝以后,娶了王氏一名嫡出表侄为后君,育有一女,即高宗。

明宗是大唐第五位天子,也是大唐第一名女皇,初时姓王名祉,是太原王氏的嫡长女,生母是高祖之女、太宗之妹,宣惠长公主。十五岁被太宗天子选中,嫁与表兄、太子李炽为太子妃。太宗薨后,李炽即位,即仁宗整天子,册太子妃为皇后。皇后在位十七年,因仁宗得了头风,多代仁宗理政,朝臣称“皇后陛下”,仁宗薨后,皇后以母族之姓复姓为李,担当皇位,即明宗睿天子。

据萧承忠说,他在萧怀中刀下走不过一招。

推荐阅读: 重生:富婆姐姐太诱人     六零年代小舅妈     仙三代的日常生活     盛宠来袭:机长大人莫贪欢     被老攻宠成小可爱     执爱不悟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     重生万元户时代     综武:满级神功无限升级后,我强推李寒衣     战少宠妻不能停     和美女在荒岛求生的日子     手执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