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该微微点头,心说我明白你的意义,确切后代也有研讨,氐族、羌族和汉族所用说话,都同属于汉藏语系。
游遐闻言大吃一惊,连连摆手:“千万不成!”
裴该对游遐解释说:“我闻传言,此三人皆为氐、羌中健者,或能为我所用;即不能为用,亦当监督之,使不为祸——子远且为我访来。”
武都郡西有宕昌羌,操纵地形之便,盘据自雄,不过——游遐说到宕昌羌,脸上略略透暴露一丝诡异之色:“传言说,彼处晋、羌混居,其酋姓梁,本为晋人,且为乌氏的别支……”说不定还跟梁芬有亲戚干系咧!
东汉前期,西羌为乱,混乱纷争的局面一向持续到三国,如前所述,魏、蜀两都城在边疆线上大搞移民,不但仅是氐人,羌人也被拆分、迁徙,漫衍于各郡国以内——详细颠末,则不必赘言了。
裴嶷瞟了游遐一眼,心说文约话还没讲完,你那么焦急干吗?游子远也反应过来了,本身刚才的行动过分无礼,仓猝避席向裴该道歉,然后说:“当然,氐、羌易为胡寇所裹胁,本身也亦为乱,犁其庭而扫其闾,屠其男而奴其女,最为简练。但是今止雍州境内,各部氐、羌,乃至别部杂胡,即不下三五万众,秦、梁、凉三州,乃至故上郡中,更较之十倍不止,岂能等闲屠尽啊?一旦屠其一部,其他必定惶恐,恐将一时俱起,若明公受彼辈牵绊,刘粲、刘曜必将趁虚而入——还望明公三思。”
不蒙羌首要居住在郃阳和大荔两县的交境处,也就是冯翊郡北部高地与南部平原的分界地区,此前刘曜南下,挟裹了很多羌人参军,其他的大多逃入岭谷当中,还余两千多户。陶侃被授予了“前部督”,主掌冯翊、北地军过后,恐怕这些羌人藏匿僻野,不便办理,就筹算把他们迁至大荔以南,与另一部荔非羌相归并。
别的凉州也有氐人,过分悠远,游子远就不清楚了。
当然啦,对于这些后代的研讨服从,游子远是不清楚的,他所按照的是当时风行的说法,云羌人实为三苗之裔、姜姓别种,本居南岳,及舜放四凶,乃迁之于西陲。先秦期间的西方各戎部,比如甚么犬戎、义渠、大荔之戎、陆浑之戎等等,据游遐猜想,也都应当是羌种或者与羌人有所关联的少民,此中很多都逐步融入了中原民族。残剩的羌人首要居住在河、湟地区,逮至汉朝,分而为三,即越巂郡内的“牦牛种”、广汉郡内的“白马种”,以及武都郡内的“参狼种”。
不蒙羌不肯迁徙,就此掀起了兵变,但被陶士行率兵很轻松地便讨平了,屠其大半,孑遗索系南下,发给荔非羌众为奴。
“……其二为习性分歧:胡人多游牧,驱牛羊而逐水草;氐、羌则多定居,识耕织,于河谷中开荒垦地,即对朝廷的进献,亦多以稼物为主……”顿了一顿,游遐弥补说:“氐之农者比于牧者,为九与一;羌较掉队,其农者比之牧者,为三与一。据末吏所知,境内氐种平常起居几与晋人无异;秦、雍、梁三州诸羌,大略亦然——至于凉州及故汉上郡内的氐、羌,则不敢妄言也。”
“自陇西枹罕而至凉州南部,近有鲜卑来此,其酋名为吐谷浑,乃辽东慕容廆之庶长兄,分一千七百家而西徙,途并氐、羌,其势渐大,亦不成不防备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