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韬 > 第1章 文韬

我的书架

文王曰:“惟仁人能受至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

太公曰:“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省科罚,则生之;薄赋敛,则与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恰当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营官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温饱,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奖惩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己物。此爱民之道也。”

文王问太公曰:“王人者,何上,何下,何取,何去,何禁,何止?”

太公曰:“爱民罢了。”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问太公曰:“守国何如?”

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竭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

文王曰:“主明如何?”

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昌大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贤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贤人之虑,各归其次,而树敛焉。”

太公曰:“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蔽矣。”

六守

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以是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窜改天然乎?”

兵道

太公曰:“安徐而静,柔节先定;善与而不争,谦虚平志,待物以正。”

大礼

守土

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更甚,乃至危亡者,何也?”

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上贤

文王曰:“愿闻其道。”

武王曰:“敌知我情,通我谋,为之何如?”太公曰:“兵胜之术,密察仇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料。”

文王曰:“何如?”

“故民不极力,非吾民也;士不诚信,非吾士也;臣不忠谏,非吾臣也;吏不平洁爱人,非吾吏也;相不能富国强兵,调和阴阳,以安万乘之主,正群臣,定名实,明奖惩,乐万民,非吾相也。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了望,深视而审听。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成极也,若渊之深不成测也。故可怒而不怒,奸臣乃作;可杀而不杀,大贼乃发。兵势不可,敌国乃强。”

推荐阅读: 国士梦     我女儿是鬼差     西游之我的徒弟都是大圣人     都市修真传     主神调查员     穿成反派花瓶女友     十二生肖:男神的错误打开方式     开局捡漏帝王绿     星辰之人生     霸爱:腹黑宫主有点贪     贞观小男人     我的女友活儿很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