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友放声大笑,顺手从美婢托着的木盘中获得酒盏,缓缓饮尽。
主仆三人穿出客院,刘浓固执桐油镫,行走于竹柳道,月袍摆角在轻风轻雨中飘冉,木屐踏着干净的青石板,“啪啪”清扬;两个身披苇衣的白袍手捧长盒,亦步亦趋。
周义疾步盘桓于室中,犹似热锅上的蚂蚁,神情时尔阴鸷、倏尔惊颤,嘴里喃喃有辞,目光则不时的瞟向屋外,仿佛在等候甚。
“啊……”
守门的甲士识得刘浓,微作阖首,回身,按刀入内。
“二十多人尚且杀不了他,就你们几个如何成事!既不成试,便唯有再觅它法!它法?它法……另有何法?”
“哈哈!”
纪友胡乱的嚷着,高冠歪歪。胸膛大开,左嗅一口,右亲一泽,好不畅怀。将将被两名美婢拖上牛车,火线有人揖道:“周义,见过纪郎君!”
……
刘浓将丝帕塞入袖囊中,这才抬首打量亭中,亭甚大,长宽各有三十步。其间尽铺苇席、错摆矮案,十余人各落簇簇,男女长幼皆有。
一炷香后,甲士快步回返,瞟了一眼两名白袍,沉声道:“刘郎君,部曲请卸刃!”
稍徐。
刘浓笑道:“非是龙井,今后,此茶易名为碧螺春。”
来福耸了耸眉毛,转头对身后的白袍道:“碧螺春!”
“唉……”
人执镫、负立于栏,斜风细雨直浸面,忍不住的喃道:“微雨水池见,好风襟袖知。”
来福赞道:“妙哉!”
“然也!”
……
“哈哈,妙哉!”
刘璠正在行弹棋,劈面坐着会稽郡守纪瞻之孙纪友。
……
纪友再取一杯酒,朝着刘璠举杯邀饮,笑道:“正始之音,纪友岂敢厚颜居之?这竹叶青才是佳誉实归!”言语虽谦,眉梢却飞挑,带着掩不住的高傲。
行于水廊,薄雾茫茫,往昔朗朗水面,现在千坑万点。
谢裒笑道:“瞻箦不消拘束,本日秋雨正浓,我亦不过在此凑景也!”
周澹皱眉道:“阿父,十五弟性倔,一定肯随我而归!”
待得目炫耳热后,纪友醉熏熏的拥着刘璠赠的两名美姬,纵情拜别。晃闲逛悠地跨出门槛。几乎摔了一跤,幸而美婢扶得快。
嗯,汗颜……
“无奕!”
碎湖心细,让白袍、青袍带来了琉璃等物,便利小郎君送礼。的确需求送礼,王羲之、竹林七友皆需礼到意至,而刘浓筹办在本日正式拜谢裒为师,更得筹办束脩礼以示尊敬。如果按礼节,束脩礼应为肉脯、财帛等物,但谢裒怎会缺肉脯、财帛,何况手里如果提着几窜咸肉干、五株钱,仿佛亦不甚雅,因而乎……
“天然作真,盛吧!”
周义眉头紧皱,以拳击掌。复行盘桓缓度,心机纷转如电;突地,瞳孔一阵狠恶收缩,身子突然一个踉跄。面前一黑,几欲晕厥,从速扶住身侧窗棱,靠着墙壁软软落座。
“是。”
“瞻箦!”
谢氏水庄正门甚阔足有三丈,朱红的门廊下肃立着四名带刀甲士。若按晋例,士族可具有带刀部曲,但不成擅自造甲,然王、谢、袁、萧,皆不在此例。
刘浓微微一愣,随后恍但是悟,竟将此事忘了,带刀入别人之府,乃极其失礼之举,且极易滋惹事非,当即侧首道:“来福,卸刃!”
刘浓暖暖一笑,缓缓回身,轻挥宽袖。
“靠近不得?”
刘氏庄院。
“甚好!”
来福渐渐的将腰间重剑卸下,极不甘心的递给甲士,踏入门廊时,尚回顾探了两眼;另一名白袍一样面显不舍。之以是如此,皆因罗环教诲:华亭之刃、华亭之袍皆是宝贝!若非折首,断不成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