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今后能够把这些盔甲卖给其他明军,赚些银子。
天子所言李植是中流砥柱的话,此时听来,当真不虚也。
乃至已经有人跳出来讲,文人们把持言论,到处损国度利私家。以是兴国伯才为了国度不得不争夺话语权,办报纸让百姓明辨是非,还大明一个公道谈吐。
李植像是一尊战神,进入辽西不过一个月就大杀八方。先在笔架岗炮轰杜度,又在何家坳大败济尔哈朗,击杀鞑子大将鳌拜。除了李植,其他的明军在清军面前不是溃败就是中伏,更加烘托出李植兵马的关头。
当时候,天子常常说的“李植是大明当中流砥柱”这句话,仿佛已经成为一个笑话,整日被文官们拿出来讽刺。都城中更有人在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写讽言,讽刺李植“救国良将”的名号。
####
山林里漫山遍野都是尸身,另有重伤未死的鞑子伤员。重伤的鞑子李植直接杀了,重伤的鞑子被李植关在一起,用来审判套取鞑子的谍报。
缉获的鞑子盔甲,李植也一一装车运回城中。不过李植现在大范围出产满身板甲,对鞑子的劣质绵甲、锁子甲和鳞甲没有需求。加上之前战役中缉获的各式盔甲,李植现在储存着几万件无用的清军铠甲。
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事情就大反转。
当时候李植被都城的士人打为仇寇,茶馆中本来最热点的戏曲《青山口》、《范家庄斩岳托》,哪个还敢唱?一唱出来就被士子们打砸围殴。
文官们有些难堪。
“斯战,辽东总兵王廷臣、蓟镇中协总兵白广恩得救杏山,追击东奴遇伏,三万余雄师被围于何家坳,情势危急。兴国伯李植兵马得警后敏捷援助,大战济尔哈朗于何家坳南岭。李植鏖战一时,擒斩满洲鞑子一千六百四十九级,蒙古鞑子...”
救国良将,干甚么都是公道的。李植在山东办报的事情,一下子也变得非常精确。百姓们开端重新核阅天下士人,鄙夷他们禁止李植办报的行动。
听到洪承畴使者的颂读,朝堂上的文官们一个个神采难堪,有些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