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莺正端着碗酥蜜粥,西面人卖的酥油、山上新打的蜂蜜、苦涩的碧粳米,金黄软糯间异化着红透透的枸杞,小勺不住舀着,她吃得可欢,都第三碗了。
忽地,她眼睛一亮,忍不住一乐,嘻嘻,方才碗腰内壁被她刮过,这斯须的工夫,碗底又聚了铜板普通大小的一摊粥汁儿。可紧接着她却皱了眉,估计凉了,进了肚对胎儿不好罢?可又实在馋得难受,舀还是不舀?
绿莺抿唇笑笑,不置可否。忽地想起那日下红虚惊的事,赶紧求他道:“妇人之事,奴婢没娘教过,爷给奴婢请个大夫坐在府里罢,奥妙小徒弟可好?”
她说的虽有理,但也不是最要紧的,莫非就为了面子,让子嗣在外享福?她是出身寒微,抛头露面摆过摊子,她的香艳名声曾是坊间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些下九流的恶棍帮闲、酒鬼赌鬼乞丐,闲磕牙说大话:与糖葫芦西施东风一度、暗结珠胎如此......他当时听了但是气煞了,恨不得拔了他们的舌头。
“我的孩子能够眼盲,我得想体例教他识字啊!”绿莺嘻嘻一笑,眼里闪着果断的光。
绿莺想起一事,赶紧让人熬上浆糊、备好笺纸。待浆糊熬好,她便跟秋云几个将笺纸上面刷上浆糊,一张一张粘起,待将十几张粘成一张厚厚的,放到漆盘中,晒到屋外日头下。
冯元点点头,想了想,他当时年后初八来的,待了几日,应是那阵子有的。将她悄悄一拉,拢在自个儿怀里,将手缓缓罩上她小腹,他喜道:“赶上年节好时候有的,这孩子定是个招福的,爷瞧着保准是儿子!”
她有了身子,冯元不能做欢愉事,又舍不得分开,本想着白日说说话儿,夜里便诚恳睡觉,可见她与昔日分歧,很有些冷酷。向来都是旁人捧着敬着他,他哪曾受过脸子,依他平常的性子,早将这倔蹄子骂上了,可一想到那日之事,心又一虚,忍着火没法,憋着气拂袖回了家。
甚么?冯元半晌未回过神来,待缓过来赶紧几步飞奔进了屋。
好一幅西洋景!冯元都看直眼儿了,好家伙,哪个饿死鬼附在她身上了?瞧瞧,眼冒红光直盯着那碗,是想将碗生嚼了?
冯元见她哭成了兔子眼,白嫩嫩的大兔子,头上嵌着一双圆溜溜的红宝石,惹人顾恤惹人沉醉,贰心都要化了。
几人赶紧点头告饶,瞅着这桌上一堆,脑筋已然晕了。
几个丫环认得些轻易的,冬儿张嘴抢着道:“奴婢认得这字,念口,但是,年节剪喜字,闺阁女儿剪小像,女人为何剪个这字呢,但是有甚么寄意?”
虚惊一场后,送走奥妙,主仆几人忍不住发笑。春巧秋云虽还未嫁,可也被媒婆教过些为妇之事,也仅知成了亲的小娘子忽地不来潮,便有能够是有孕了,可却不知有孕后还能来潮,端的是长见地了。
“有身子了?多久了?”
见她们几个目瞪口呆的模样,绿莺也不知她们听懂没有,便解释道:“他瞧不见,能够摸呀,我便让他摸字,摸懂了便会记得,记着了我再教他拼集,多识一个是一个,只要识得了才会写,我不求他学问赅博,但求他病了痛了,或喉咙哑了,说不出话时,能写给我,让我晓得他那里不舒坦那里痛,也好过让我束手无措眼看着他遭罪。”
趁冯元没重视,公开用力儿瞪瞪眼,将双眼瞪得通红,不知怎的,眼泪硬是被挤出了好些,她心内一喜,面上哀凄,一副甘愿死守寒窑十八年的忍辱负重样:“爷,奴婢的出身,不能进府,不能屈辱老爷。老爷兢兢业业才熬到现在的位置,将来是有大好官途的,封宰拜相指日可待,哪能因着卑小的奴婢而自毁出息啊,老爷莫要妄下决定,可要细心考虑好啊,呜呜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