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大灯笼挂满全部伯府,更加显得喜气盈门。爆仗声声,焰火阵阵,夜里阖府的主子们都向养荣堂去团聚,苏妙真守不住岁,撑到子时就回房安息去了。
见她眼下熬得青紫一片,苏母心疼道:“真儿,本日你就搬归去住吧,我已大好,你再这么熬下去,可不要坏了身子,白日里过来陪祖母说说话就得了。”
王氏心疼女儿,替苏妙真应下。苏妙真打量苏母气色,的确已大好,也不推让,甜甜“哎”了。
往前走几步,几近要凑到苏问弦面前,悄声道:“我传闻都城里的元宵灯会比扬州府还热烈,我都好久没去看花灯走百病了……你如果心疼mm,就在正月里带我出去看看花灯吧……”
苏母连儿媳都不让侍疾的,王氏三妯娌只得早出晚归过来探视,比住下更费事。苏母也没有让孙女辈侍疾的设法:苏妙娣来年就得出阁,诸事繁忙;苏妙茹是庶子所生她并不待见,苏妙倩又过于怯懦了些,在苏母面前拘束得很。
苏问弦恭恭敬敬地聆长辈教诲,更让苏母对这个悠长以来忽视的孙子多加好感。
苏问弦听她言语怅惘,心下一软,伸手,抚摩上苏妙真鬓上青丝,安抚道:“真真……”
而苏妙真,苏母本舍不得这嫡孙女刻苦。可苏妙真这一月来服侍得比丫环婆子还细心,端药倒水,无所不作。
没几日,京里又连下数场瑞雪。
苏妙真紧紧披风,尽力忘记这些不快之事,笑吟吟地看向苏问弦,调皮道:“哥哥,你若真想谢我,也不是没有体例哒。”
实在她这月经心奉侍苏母,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疼她的祖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王氏,苏母虽恼了周姨娘,但她总仍狐疑苏妙真清算周姨娘是王氏授意,时不时提点王氏,让她多安排金姨娘白姨娘服侍苏观河,看能不能再开枝散叶。
……
这些光阴苏母风寒卧病,苏妙真先和诸位姐妹一齐送刺绣荷包和手抄佛经,后便干脆硬赖在养荣堂住下,整天衣不解带地为苏母端茶倒水,奉侍她用药进膳。
伯府里为了年节忙繁忙碌,开宗祠,备供器,扫各房。各个庄子上送来鸡、鸭、鹅、猪、鱼、獐子、狍子、鹿、羊、五谷杂粮以及各色炭火,流水也似的进了府,宫里也赏了纹银、彩锻、古玩、书画。
这是jj新出的防盗服从,新读者等6小时就普通啦
她客岁来葵水,王氏当年便连一年一度的元宵灯市都不准她逛。苏妙真见苏问弦脸上踌躇,赶紧撒娇拽住苏问弦的胳膊,抬头柔声唤道:“哥哥……”
次日一早,文武百官,公侯伯爵,皇族宗藩、圣贤后嗣、表里命妇、皋牢卫所和琉球朝鲜等属国进宫朝贺,正旦上笺。
苏问弦引她过桥下亭,寻了一松柏垂藤的暗香园,让她在树下避风处立了,自个儿挡在风口。驾轻熟路地屏退二人婢女,方直视她道:“真真,此次天颜大悦,多亏了你……我竟不知如何谢你才好。”
苏母瞅着本身孙女俏生生的小脸在那貂毛领子的拥簇下,更加显得白嫩鲜艳欲滴,也乐:“好好好,我们真姐儿也很孝敬,是祖母说错话了。”
苏妙真在苏母面前经心折侍,专讲王氏的好话,想将婆媳二人干系回转过来,仍可惜结果不显。宿世婆媳拌嘴,普通人也会问个究竟才评理讨情,这世孝字当天,错处都是小辈的。
又见婢女们都远远地站着,看回苏问弦,笑道:“哥哥说那里话,这‘聚珍’没有哥哥推行,那里有人情愿信赖试行,且顾家太爷的上书,和哥哥的干系也是脱不开的……”又慢慢道,“哥哥肯信我一深闺弱女,不因女子而小觑,只这一层,已经是天下极可贵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