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幼麟传 > 第七章 天水幼麟

我的书架

两兄弟接过长枪,口中称是,开端捉对练习起来。

姜文、姜武两兄弟随他练武多年,现在仅能做到枪扎一线,平直而快准,即便如此,在天水地界也已是可贵的妙手了。

待洗漱结束,穿好衣服,姜文、姜武的母亲杨氏便请他去用早膳。早膳是早上刚做好的麦饼,新奇热乎,麦香四溢。时天下人一日只食两餐,姜维因为练武的原因,一日得享用三餐,这还是他父亲当年留下的端方。

方才姜维连刺三枪,每一枪的力道都节制得甚是妥当,他这一份掌控寸劲的火候,已是超出乃父多矣。

耍了近半个时候,他已是浑身大汗。俄然,他右脚快速踏出一步,这一步,似要把空中踹裂普通,直收回闷闷的响声。只一瞬,便侧身向右闪出一丈不足,朝着木人的鼻尖、心尖、脚尖方向各刺出一枪。

姜维自小熟读家传兵法文籍。孙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这一句最得其心。他自小喜好异想天开,有一日练武时,他福诚意灵,竟将兵法中的至理融入枪法中。

“伯约,别来无恙否?”有街坊长辈在体贴于他。

到底是十八岁的身躯,只消三四个时候的憩息,精力便已规复如初。天已大亮,时候倒是尚早,恰是平常练武之时。姜维依着风俗"chi luo"上身,走到院子里。

“姜兄,何时再与我等辩经啊?”也有城中士子邀他插手集会。

两兄弟一齐到前躬身问候。

他将水当头淋下,只觉畅快之极。

身后传来一阵惊呼。姜维收力后回身一看,原是姜文、姜武两个家生子。他刚才舞枪已然进入忘我的境地,浑然不晓得姜文、姜武两兄弟已经在旁张望了好一阵子。

姜宅的院子周遭有四五丈大小,一半处所用大青石砖铺就,一半处所用黄土添补,自幼便是他习武的处所。半数青砖上有大小不一的裂纹,均为他这些年练武时用劲踩踏而至。院子右首有一排兵器架,上立长枪、木棍各三柄,右首立有一个木人。

偶尔也有功德的姑婆婶子,调笑说谁谁家的闺女年方二八,貌美如花,问他是否成心相见如此。姜维每次都会涨红脸皮,在一片轰笑声中落荒而逃。

姜文随即答允下来,道:“城南工匠堆积,小人一会儿便去看望。”

用完早膳,姜维便行至母亲房前,躬身问候。他事母至孝,每日昏定晨省,一日也未曾间歇。姜母睡过一夜后,精力已是好了很多。姜维放下心来,又讲了好些趣事,直把母亲哄的眉开眼笑,方才转成分开。

幼年的杂役闻言,吐了吐舌头,复又低头用心扫地,内心却不住嘀咕道:你老李头不也是一辈子在此洒扫?另有脸面说我哩!

幼年的杂役目光不离姜维,目送他大步走进值房后,方拄着扫帚,咋舌道:“姜中郎每日都是第一个到值,一日也未曾间断,这份勤恳当真令人佩服,换了我但是千万做不到的。”

残存的影象中,如许的日子,平常却又温存,日复一日,已是有十来年了。

由是在少年时,就仰仗手中一杆长枪打遍天水,又兼好学长进,一时名闻全城。前太守姜叙遂称其为“幼麟”,跟着年纪渐长,屡建功劳,这“幼麟”之名也更加清脆起来。

正所谓四平则八稳。这四平之法,恰是姜家先祖在经年累月的战役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法诀,乃姜氏家传枪法中的绝技。

姜氏先祖睢公昔日跟随汉光武帝刘秀转战天下,军功彪炳,名位仅次于云台二十八将。解甲归田后定居天水冀城,留下兵法、枪法各一册。

推荐阅读: 首长大人,要点脸     神一样的男人     如烟柳絮淡淡风     我赶尸匠,一个关注惊爆全网     仙武独尊     翻滚吧,树懒总裁     马皇     AI前行     修罗战尊     龙脉领主     灵武道神     限时妻约:总裁甜心难搞定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