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①榖:构树,树皮能够造纸。原文为“穀”。研讨《山海经》的权威专家袁珂先生以为,原文此处的“穀”与后文“迷穀”之“穀”均为“榖”之误,今从其说。②禺:长尾巴的猿。③狌狌:传说是一种长着人脸的野兽,也有说它就是猩猩的,并且它能晓得旧事,却不能晓得将来。④瘕疾:中医学指腹内结块,即现在人所谓的鼓胀病。
【原文】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此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①,多怪蛇,多怪木,不成以上。
【译文】
【译文】
①踆(cún):通“蹲”,屈两膝如坐,臀部不着地。这里是坐的意义。
【原文】
①距:雄鸡、野鸡等跖前面凸起像脚指的部分。②鸱:即鹞鹰,一种凶悍的飞禽,常捕食其他小型鸟禽。③:
再向东三百八十里,是猨翼山。山上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野兽,水中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鱼,还盛产白玉,有很多蝮虫,很多奇特的蛇,很多奇特的树木,人是不成上去的。
【注释】
再向东四百里,是亶爰山,山间多流水,没有花草树木,不能攀登上去。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名叫类,一身具有雄雌两种性器官,吃了它的肉就会令人不产生妒忌心。
①蝮虫:传说中的一种植物,也叫反鼻虫,色彩如同红、白相间的绶带纹理,鼻子上长有针刺,大的一百多斤重。这里的虫是虺(huǐ),是上古的一种毒蛇,不是虫豸之虫。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①东望诸。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此中多鱼②。
【注释】
【原文】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佩之不畏。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鹇鸺,食之无卧。
【注释】
传说是帝尧的儿子丹朱所化的鸟。帝尧把天下让给帝舜,而丹朱和三苗国人结合起兵反对,帝尧便派兵打败了他们,丹朱感到惭愧,就自投南海淹死而化作鸟。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①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②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③,食之善走。丽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此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④。
南边第一个山系叫作鹊山山系。鹊山山系的第一座山是招摇山,它耸峙在西海岸边,发展着很多桂树,又储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草,长得像韭菜却开着青色的花朵,名叫祝余,人吃了它就不感到饥饿。山中有一种树木,长得像构树却闪现玄色的纹理,并且光彩晖映四方,名叫迷榖,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丢失方向。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猿猴但长着一双红色的耳朵,既能匍匐,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名叫狌狌,吃了它的肉能够令人走得缓慢。丽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很多叫造就沛的东西,人佩带它在身上就不会生鼓胀病。
①祠:祭奠。②瘗:安葬。③糈:祭神用的精米。④稌米:稻米,也有说是专指糯稻。
①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回禄曾奉黄帝之命,将大禹的父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以是这座山很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