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译文】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译文】
【译文】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译文】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水有兽焉,名曰蛊雕,其状如雕①而有角,其音如婴儿之音,是食人。
①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春季的东北风。②枭:通“鸮”,俗称猫头鹰。
再向东五百八十里,是南禺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到处流水。山中有一个洞窟,水在春季就流入洞窟,在夏天便流出洞窟,在夏季则梗阻不通。佐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南流入大海,佐水流经的处统统凤凰和鹓雏栖息。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风①自是出。
又东五百里,曰会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①。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
【译文】
①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②血:这里用作动词,染的意义,就是染器物饰品使之收回光彩。
【原文】
【原文】
【译文】
再向东五百里,是区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石头。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
总计南边第二列山系的开端,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一共十七座山,路过七千二百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祭奠山神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①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②,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鸣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兽,无水。
再向东五百里,是阳夹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流水。
再向东五百里,是鸡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盛产丹雘。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鱼,长得像鲫鱼却长着猪毛,发作声音如同小猪叫,它一呈现就会天下大旱。
①凤皇:同“凤凰”,是当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前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颌、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羽毛,高六尺摆布。②膺:胸。
【原文】
【译文】
【原文】
【注释】
南次三经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成以上。
【原文】
①鹓雏:传说中的一种鸟,和凤凰、鸾凤是同一类。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①、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②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此中有虎蛟③,其状鱼身而蛇尾,其首如鸳鸯,食者不肿,能够已痔。
右南经之山志,大小凡四十山,万六千三百八十里。
再向东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尾端。此处的南面有一个峡谷,叫造就遗,发展着很多奇特的鸟,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注释】
【译文】
又东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春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海,有凤皇、鹓雏①。
【译文】
【原文】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