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品寒士1 > 一、乌衣巷

我的书架

管事道:“是范刺史之子范宁范武子。”

袁通问那谢府管事:“诸葛永民到了没有?”

陈操之奇道:“此人既对玄学清谈如此深恶痛绝,为何会来为诸葛永民助谈?”

三日前,陈操之将入建康的动静也传至了谢府,颇悉道韫娘子苦衷的婢女柳絮把这事说给谢道韫听,并说陈操之是与陆夫人同道进京的——

两年来数十场的清谈辩难,当然是谢道韫对付叔父谢安石、谢万石逼婚的一个借口,实在也是谢道韫对吴郡桃林小筑与陈操之等人来往的夸姣光阴的怀想,但是,纵使辩难再狠恶,也难觅当日她与遏弟联手与陈操之、徐邈辩难时的美好感受,那一场又一场喧闹的辩难却难遣内心深处的孤单——

陈操之敬谢不敏道:“鄙人虽曾研讨过玄理,但甚少与人辩难,言讷口拙,恐负子才兄所托。”

1、乌衣巷

在谢府大院内的耳房前,停着6、七辆牛车,一个谢府管事和几名执役在门房欢迎,袁通袁子才是谢府常客了,虽频频被谢道韫驳得哑口无言,却就是喜好来这里。

即便繁华如乌衣巷,到了夜里,仍然是孤单和冷僻的,那十里秦淮、歌乐彻夜的期间尚未到来。

花梨木书案上,一叠十二卷书册,恰是谢玄客岁从钱唐带回的《老子新义》、《论语新解》、《音韵论》、《明圣湖论玄集》和《一卷冰雪文》,谢道韫摩挲这一卷卷陈操之亲笔誊写、亲手装订的书册,想着陈操之结庐守墓、好学不辍的景象,不由心中打动,那草棚灯影,寒来暑往,麻衣少年手不释卷、笔不断书的身影仿佛就在面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落日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三国时为东吴禁军驻地,因东吴禁军身着玄色礼服,是以俗称此地为乌衣巷,永嘉南渡,王导与谢鲲率各自家属部曲定居于此,乌衣巷遂成繁华鼎盛之地。

陈操之心想:“谢万石还健在啊,史载谢万石兵败淮北以后,次年便郁郁而终,现在看来英台兄未嫁,谢万石也未死,汗青已悄悄窜改。”轻声问顾恺之:“长康,范武子何人?”

风雪之夕、雨露之朝,谢道韫不免会想:“我将如许终老吗?我能与陈操之毕生为友吗?陈操之可知我对峙之苦?”

小婢禀道:“琅邪诸葛曾公子、陈郡袁通公子、吴郡顾恺之公子——”

婢女柳絮道:“现在市坊哄传陈郎君之事,明日陈郎君进城,必然会很热烈,娘子要不要去旁观?”

若说休假日的司徒府是名流聚集之所,那么每月十四乌衣巷谢家清谈雅集则堆积了江左年青一辈高门后辈,这些高门后辈年青气盛,辩论之狠恶犹胜司徒府的集会,两年来数十场辩难,各种论题,出色纷呈,琅琊王氏的王凝之、王徽之兄弟、太原王氏的王爽、高平郗氏的郗恢(郗恢乃郗昙之子、郗超从弟、郗道茂的胞兄)、颖川庾氏的庾璟、陈郡袁氏的袁通,、琅琊诸葛氏的诸葛曾、颖川荀氏的荀念,另有太原温氏、陈留蔡氏、汝南周氏后辈,这些青年豪杰摆动着麈尾、玉快意,各逞口舌之利,却无人能在老庄玄谈上佩服谢道韫,也就无人敢娶谢道韫,有那善谑者笑言,除非王弼、夏侯玄复活,不然无人能娶谢氏女,再或者支公出家,或能赛过谢道韫一筹——

推荐阅读: 苍穹诀     白阎天子     本丸药丸[综]     清穿她不孕不育     探长家的熊孩子     王者平天     天才宝宝:妈咪有令,爹地请自重     报告!掌门     星际直播间     小宝贝,别闹!     我从书单来     大明帝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