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搂着李夏,隔着纱窗,眼睛亮亮的看着热烈不凡的杭城街道,李文岚一小我趴在另一面车窗前,不时惊叫赞叹几声,李夏却心不在焉、目无焦距的看着窗外想苦衷。
这会儿虽说不晚,可也不算早,李县令带着梧桐直接赶往安抚使衙门,赵胜和洪嬷嬷则服侍李文山兄妹在城里逛一逛。
“帅司叮咛了,横山县紫溪盐场的事要问一问,请李县令和紧领杭城的几位县令一起。都坐的近些,便利问话。”长随灵动之极,不等李县令说完,就忙笑着解释,李县令松了口气,谢了长随,又冲世人团团拱了拱手,这才坐到长随指给他的坐位上。
唉,这事太仓促了,先放一放吧,等阿爹见了罗帅司出来再说,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二天一大早,李县令、李文山,梧桐,以及洪嬷嬷的丈夫赵胜骑马,李冬带着李文岚和李夏坐一辆车,洪嬷嬷带着苏叶和小九儿坐另一辆车,出发赶往杭州城。
“横山县李县令,另有附郭杭城的四县请留一留。”
“噢?啊?好!”李文山忙放下方才捧起的书,一脚迈出门,才反应过来,“扬州人?晓得啊,扬州人如何了?哎!”
李县令阃踌躇着,是这会儿上前和罗帅司说话呢,还是先随世人出去,转个圈再来求见,却闻声罗帅司又叮咛了一句。
大堂里的人越坐越多,除了紧挨着上首的几个位置还空着,其他都已经坐满了。
长随一边客气,一边将李县令引进正堂,把他往内里靠近上首的位置让,李县令度着坐次笑道:“这里……”
公然不算早,李县令到安抚使衙门时,门房里已经坐满了等待仆人的长随小厮。
“横山县虽不敷千户,可离杭城近,风景又极佳,杭城大师富户都爱到横山建别院别庄,虽是小县,管理起来却比中等县还要烦难,李县令今后要辛苦些,多多用心才行。”王同知几句话指出了横山小县管理难点地点,顺手鼓励了李县令一把,又及时解了李县令不晓得说甚么才好的难堪局面。
李县令忙留步,等世人退出,和别的四县的县令重又落了座。
李冬当然也很想到天下闻名的杭州城看看,李县令和徐太太都是极疼孩子的,没用李夏多胶葛,就把李冬明天也去杭州的事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