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那位夫人钱氏开了口,叹道:“大嫂,我晓得你不肯信赖,可这事已盖棺定论,你得让他入祖坟安眠。再者,若平远还活着,又如何会迟迟不归?身重箭毒,又跌落绝壁,莫非还能活……”
很多人都吃惊地看着沈瑜,也算了解了,为何她能三言两语把宋惜晴给驳斥了,还能让宋惜晴半句辩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如果旁人听了,或许会觉得这是一句平常的酬酢,可沈瑜是多么灵敏的人,又岂会听不出来她究竟在内涵甚么。
云氏应了声,而后道:“予璇那日在太后宫中,她说,太后原是想给阿瑜正妻的位分,只是出于旁的考虑,终究给了如夫人的位分。可不管如何说,平远都只要她一人,我已将管家的事件尽数托付给她,故而本日带她来让诸位看看,也算让她认认人。”
钱氏哑然,她觉着云氏或许是偏执得发了疯,实在是没法劝了。
“本日一早,侯爷同我提了平远之事,”侯夫人抚摩着腕上的佛珠,缓缓地说道,“西域那边仍旧未曾找到他的……尸身,侯爷的意义是,比及将士还朝之日,为他办了这丧事,立衣冠冢,也好让他入祖坟安眠。”
说完,她又似有些烦恼地说道:“如果当真有此事,二女人应当当时便奉告我才对。”
这一番言辞间的比武,在场之人看出来的不在少数,但却并没有人插嘴,只是冷静在心中调剂了对沈瑜的印象。
宋惜晴:“……”
可这话总得有人来讲。
对世家女眷而言,孝道二字能压死人,不管是谁,对自家公婆必然是诚惶诚恐,恐怕惹了二老不悦。也恰是以,云氏便显得特别。
她这话说得艰巨,可却也必须得面对此事。
能做的她已经做了,剩下的就都是沈瑜本身的事情了。
她身穿靛蓝色的直领对襟缂丝褙子,戴着五蝠图样嵌翡翠的抹额, 腕上挂了串白玉佛珠, 明黄色的流苏坠子跟着她的行动微微闲逛着。
她身材不适,说话间,身形微晃,沈瑜上前两步,悄悄地扶了她一把。
不管对她这行动是褒是贬,但起码都晓得了这位不大好惹,起码不是能等闲弹压的。
尚宫局四司之事都在司记手中过,几近是掌着太极宫内庭的大多事情了,如果连这个本领都没有,那如何担得起重担。
她这话像是随口一说,听起来也没甚么题目,可宋惜晴就是觉着,她这话仍旧是在调侃本身。
听了云氏这话,厅中之人面色各别,虽有想质疑的,可当着云氏的面也难开这个口。毕竟两府之间的嫌隙虽在,可却鲜有劈面撕破脸的时候,东府现在又遭遇祸事,她们也不幸亏这当口去驳斥云氏。
沈瑜低低地应了声:“好。”
云氏猜到了她想做甚么,也赐与了无声的放纵。
她是痛失太宗子的人,现在云氏不也是吗?她有三个儿子,可云氏却只要一个,现在甚么都没有了。
宋予夺才战死西域不久,皇上与太后对长房颇多照拂,没人敢在这关头不长眼色地撞上去。
及至云氏施礼问了安,侯夫人下认识地拧起眉头来, 这两道深纹便愈发地重了。她的目光在沈瑜身上一触即收, 而后便不肯再看, 只冷着脸问云氏:“你带她来做甚么?”
侯夫人对云氏的痛恨,更像是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到现在已经成了风俗。直到现在,她没了宗子长孙,云氏没了丈夫独子,她才终究能沉着下来,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