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统统人间存亡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平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订交 顺逆有二。一约情。统统众生好生恶死。生即顺情。死即逆情。故云生从顺习死从变流。变犹逆也。又受胎时。三处皆顺。故得生也。死则无此。二约业。业能感果。生即顺感。由因致果也。故云顺习。死即反此。无发展义。故云变流。存亡寒暄风火未散。平生行业善恶人缘此时俱现。强者先牵。即随生处 二别明情想起伏五。一明纯想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文殊智德。此会率先。阿难遭难登伽。佛令持咒往救。大众茫然失守。亦为旁问见元。诸圣各说圆通。如来敕其慎选。洎今解行圆毕因果克周。故问经名以流后代。一会能事。归此人也 二如来答
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始从干慧。终至妙觉。单复相兼。总有十二。单则有七。谓干慧暖顶忍世第一等觉妙觉。复即有五。谓信住行向地。以一一名中自具于十。故名为复。第十二位便是妙觉。名无上士。无上士者无所断故。无上士者更无过者。如十五日月美满无缺。故云方尽妙觉成无上道。体即大般涅槃。三德具足名奥妙藏 三结依行成位三。一结用行
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天然流液 此引事验也。忆便是念。明记为性。念有憎爱。故分怜恨。由爱起憎。不离情染。内有情染外现其事。故皆流水也 二结成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五也。法王委政之明教。故名灌顶章句。诸菩萨等已如上释。此约教行以立名也。已上五名答初问也。汝当奉持者答次问也。但依前五名。如说而行。流至后代令众开悟。即奉持也。上来明解辨行。由因致果。显位不同。问名请奉。一期周毕。斯则一会以终。合云大众闻佛所说作礼而去已。庆喜再有请益。时虽隔越。问且连环。故集经者。约问从义。分解一部。由是未结作礼而去 大文第六。辨趣生因异者。今后已下。即第二会再说经也。以阿难问所见现事时别异故。已如教迹前后中说文分为二。初阿难问二。一叙得果二。一闻法增道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二也。救护亲因总标也。度脱下别显也。得菩提心发大乘意也。入遍知海证圆常理也。此上约服从以立名也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若望下文。此当六情四想也。横生旁生也。然有轻重。若情稍重。报为走兽。故曰毛群。若想稍强。身为飞禽。故云羽族。细论不同。如类生中及下文说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天然从坠。此名内分 所爱之境虽别。能爱之心是一。故云流结是同。流谓沉下。结谓缚着。因既不升。果亦沦坠 二外分约想二。初释相
是各种地。皆以金刚。察看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切 指前五十七位。故云各种。于一一地。皆用金刚如幻三昧。察看诸法若行若智一堵截证。皆如幻炎水月虚空响城梦影象化等事。故云十种深喻。斯则始从渐次终至佛果。皆由首楞严王即观之止即止之观。破无明惑。起行修证。故云金刚察看也毗婆舍那止观双运也。故荆溪云。如梦勤加空名惑绝。幻因既满镜像果圆。清冷云。修习空华万行。安坐水月道场。降伏镜像天魔。证得梦中佛果。皆此意也 二结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