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浒大寨主 > 第一章 学堂童子

我的书架

自隋代设立科举制以来,无数豪门士子仰仗这一机遇鲤鱼跃龙门,稍有见地的人都以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北宋建国天子虽是顿时得来的天下,却也非常看重文教,在位时早定下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更兼前朝真宗天子亲身题写《劝学篇》,是以有宋一代读书之风甚盛。

“你们说,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么,如何都背不下来。”因为活力,刘夫子的语气也昂扬起来。

看这小童如此举止有度,刘老夫子微微点头,风俗性的捋着长髯,让人看不出喜怒。实在刘老夫子内心却非常欢畅,心机一行动色喝问道:“吾本韶华不过半百,如何可称得上”老“字?”

两厢一比较,刘夫子更感觉现在的这班门生笨拙恶劣。因为天热,刘夫子满脸通红,头上的汗刷刷下淌。一怒之下,刘夫子伸手捞过戒尺,胡子一撅,将戒尺往教桌上敲了两下。这是刘夫子即将打人的征象。

“既然都背不下来,那把手都给我伸出来放到教桌上。不会背,那我可要连着一个个打了!“

等了半晌,仍然没有门生站起来主动背诵。刘夫子一咬牙,将戒尺举过甚顶,就要往第一名门生的手上打去。就在此时,只听窗外喊道:“刘夫子,且慢!我来背!“这声音不太雄浑,略显稚嫩,却也有一种坚固。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正报酬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窜改因时,故旷日悠长而社稷安矣!”

“老刘头,不知羞!竟然连我的墙角也挖!”刘夫子话音刚落,门口就有人应对。

小童躬身见礼道:“禀先生,小子名唤灵官,名字是少爷取的,平时也跟着少爷识得字,学过些文章。”

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讲,通过读书科举入仕而出人头地还是一种期望。不说朝廷对于插手科举的人身份有限定,也不说肄业拜得名师的困难,就是平时读书的花消也是一项大承担,更遑论各地学舍名额有限,退学非常困难。

那边刘老夫子正等着灵官退学拜师,却没想到劈面被回绝,脸上有些不悦。“这是为何?莫非你不喜好读书?”

这山东地区汗青悠长,山川娟秀,人杰地灵,其为孔孟之乡,天然文风大盛。远有东汉期间人称康成先生的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近有本朝父子状元的梁灏梁固,以及进士落第,官至宰相的王旦王相公,就是当今贵为苏门四学士,文采斐然的晁朴之,那也是山东密州诸城人。是以,这山东各地都非常看重教养之事,对读书人也是非常尊崇。

刘夫子教书有个风俗,每课是先领门生读一遍,就让门生本身念,熟谙文章内容。门生念两三遍后,他再一字一句领着读一遍,改正门生的弊端,接着再让门生念两遍,然后喊声“1、二“,让门生默念几遍,接着就开端让门生一个接一个地背书,背不出的就要挨板子。

济州治所巨野县城城内有一座兴学坊,乃是神宗期间所建,济州州学及县学都在此处。现在刘教瑜年纪已五旬高低,其人道子虽有些孤傲,对学员也峻厉,不过学问赅博,闻名百里,在县学里德高望重,大家皆不呼其名,而敬称其曰刘夫子。

刘老夫子心下惊奇,持续发问,可也问不出个以是然来,不由眉头舒展。

推荐阅读: 一夜惊喜,禁爱总裁宠上天     与人外邪神组队之后     重生之快意纵横     吾妻非人哉     爱你入蛊     翻转吧,坏女人[快穿]     余生,请再爱我一次     绝色嫡妃     随身山海经     白银骑士     湖人教父     鬼王的纨绔妖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