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开封县衙门外,武好古才想起来,“十八姐,等这里办完了再去祥符县衙就有点完了,怕是要列队等待上好久了。”
“潘娘子?”武诚之愣了愣,“那一个潘娘子?”
“是户册?”
“那边一起来吧。”
武诚之还在喃喃自语的时候,洗漱结束的武好古已经迎了出去。到了院子内里,便瞧见一名窈窕少女,身着一袭月红色的衣裙,亭亭玉立在大门内,手中握着书卷,笑靥如花,非常动听。
和后代的衙门一样,布衣百姓去开封县衙办事,也免不了要列队的。
武好古起家下床,走出房间来洗漱时,武诚之已经在厅堂里等着他了。
“大郎,快些过来。”
潘巧莲挥了挥手中的书册,“你看这是甚么?”
武好古惊诧道:“你也要出开封府?去哪儿?”
从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一向说到了比来这些日子,仿佛总有说不完,聊不尽的话题。
潘巧莲笑了笑:“弓足,潘弓足……等出了开封府,奴便是潘弓足了!”
“那便一起去吧。”
想到这里,武好古便问:“十一哥承诺我们俩……”
他这么说是为了少加点税,如果以书画贩子的名义出去,那他照顾的书画可就逃不了重税了。如果探亲的士子,那就能少缴一些过路税了。
“再带几个银铤,如果人太多便给王押司一个。别的,返来的时候再去买些粗布衣服,出门在外,切忌露富,晓得了吗?
而文引则有户籍地点的县衙开具,武好古本日便要带着户册去开封县衙开具文引了。
如果能叫潘巧莲陪着,那天然是再好不过了。只是潘孝庵能承诺?
潘巧莲并不是用本身的名字办的文引,不过顾押司并没说话,可武好古却俄然叫了起来。
能够在开封县办祥符县的文引?难不成“联网”了?
“好了。”顾押司很快就在一张空缺文引上填写结束,又用了印。
潘十八姐一向帮他哥哥潘孝庵运营金银绢帛交引铺,天然常与人订立条约,和开封县衙内里管条约的押司也就混熟了。
武好古赶紧上前,“十八姐,你怎来了?”
武好古也不去点破潘巧莲,能有美人相伴,另有甚不对劲的?他当下便和家里号召了一声,陪着潘巧莲就出了门。
“大郎,早食已经备好了,快些吃吧,吃完就走。”武诚之道,“如果出门太晚,县衙那边就要列队,只怕到下午才气轮上了。”
顾押司对潘巧莲非常恭敬(人家是财神姐姐),请她和武好古落座后,便亲身去取了文引返来。
心中,更是升起了一股股暖意。
潘巧莲叫武好古先办,武好古也不客气,便取出了户册,谨慎翼翼地翻开。
潘巧莲嗔道:“自是大武哥哥去哪儿,奴便去哪儿了。”
潘巧莲淡淡一笑:“便在这里了。”
“甚?”
“十八,你说的小字是甚么?”
不过父亲的美意,武好古也不好回绝。
“嗯!”
对了,另有这把日本刀太花梢,须得用麻布包了刀鞘……可惜你和爹爹一样,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使不得刀。不过也能够恐吓歹人……”
明天早晨,武家父子二人,便坐在书房里,一向聊到了很晚。
潘巧莲反问:“去祥符县衙何为?”
武好古定睛一瞧,原是一本户册。
“那便是和我一起出京?”武好古闻言大喜。这一起去海州,能够还要顺道下一趟扬州,交来回回总要数月。如果恁般悠长见不到潘巧莲,如何不叫人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