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袁崇焕和徐增寿同时挂帅出征,天子带领京中百官一同前去渡口送别,两人喝了天子亲身斟的壮行酒,决然登船而去,随身都只带了五百名标兵
袁崇焕有此信心击败西夏人,并不是因为这几件简朴的西夏兵器设备,而是飞按照刘子光所供应的谍报和现在大明的国力,颠末综合阐发以后所做出的判定
登岸一起看文学网,支撑正版铁器期间,汗青军事频道,更多出色等着您
袁崇焕牛气冲天,朱由校却没有活力,反而更加信赖他了,道:“如此便好,朕加封袁爱卿为陕西督师,总督西部军政事件,兵部的差使仍然担着,有甚么需求调配的尽管递折子上来便是,不消颠末司礼监直接送到御书房”
君臣之间很有默契的都没有进步丽这档子事,朝会就算畴昔了,刘子光略微有点失落,因为没有捞到仗打,不过换个角度一想也就豁然了,这两年他在内里东征西讨很少回家,好不轻易儿子出世,赵雯又有身了,他这个时候再度出征就有点太不把亲人的感受当回事了,本身又不是战役狂,何必每战必上呢袁崇焕这小我他很体味,固然是文官出身,但是熟读兵法战策,担负徐州军都批示使期间治军甚严,练就了一支强军,由他督师陕西总比本身这个没读过兵法,没批示过大型战役的半吊子强;至于山东火线就更不消操心了,那边可堆积了刁悍的五万徐州军另有三万北洋海军,任何来自于陆地或者海上的打击都将灰飞烟灭,有祖大寿、满桂、李岩等将领在那边,随便派个三岁小孩去为帅都能打赢,何况是在军中很有威望的魏国公呢
同理,徐增寿此去山东也用不着多带人马,山东火线自稀有万精锐徐州军,那可都是长年和满清作战的老兵了,用起来得心应手,胜券在握,再加上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一向通到山东境内,粮草军器援兵的运送非常便利,这仗如果打不赢才没有天理了呢
届时袁崇焕将带领这批乡勇进入陕西接办防务,陕西巡抚周正隆多年一向游离在朝廷节制以外,但并无太大的野心,只想做个太承平平的万年土天子,当朝廷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他还是很情愿归附到南京治下的,现现在西夏大肆打击,陕西军孤掌难鸣,想必周正隆必然会乖乖交出军权,听候督师大人的调遣
朱由校和刘子光的设法一样,为了姐姐和小外甥着想,不肯派姐夫出去交战,另一方面他也不想刘子光过量的打仗军界,刘子光现在的权势已经太大了,掌管了南厂、大内侍卫,五城兵马司、北洋海军,手里另有私家武装红衫团,以往几次战役固然顶着督师东南,督师西南的头衔,但实际应用的军队还是他的红衫团,此次战役和之前几次都分歧,属于大范围的陆战,势需求变更多量禁军,如果让刘子光为帅的话,在军中的威望渐高,对他的生长极其倒霉,对天子本人来讲也不是甚么值得欢畅的事情
对这位大舅哥的本领,朱由校清楚的很,本身那位皇后就有一身刁悍的枪棒工夫,打满清和打西夏又有分歧,在大明君臣眼里,满清那就是盘子里的菜,想甚么时候吃就甚么时候吃,这些年来两邦交兵无数次,相互都很熟谙,特别比来两年,满清连战连败,精华将领尽丧于山东,海内又起祸端,最后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鳌拜也死在了康熙手中,现现在的满清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白叟,经不起捶打,让大舅哥去练练手过过瘾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