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必多问,予我兵马赋税,尽管听候捷报便是”袁崇焕这话说的牛气,天子你不懂兵戈就别瞎问,我老袁内心有谱,做好你该做的后勤事情就好了,军前的工道别掺杂
出征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袁崇焕和徐增寿同时挂帅出征,天子带领京中百官一同前去渡口送别,两人喝了天子亲身斟的壮行酒,决然登船而去,随身都只带了五百名标兵
同理,徐增寿此去山东也用不着多带人马,山东火线自稀有万精锐徐州军,那可都是长年和满清作战的老兵了,用起来得心应手,胜券在握,再加上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一向通到山东境内,粮草军器援兵的运送非常便利,这仗如果打不赢才没有天理了呢
对这位大舅哥的本领,朱由校清楚的很,本身那位皇后就有一身刁悍的枪棒工夫,打满清和打西夏又有分歧,在大明君臣眼里,满清那就是盘子里的菜,想甚么时候吃就甚么时候吃,这些年来两邦交兵无数次,相互都很熟谙,特别比来两年,满清连战连败,精华将领尽丧于山东,海内又起祸端,最后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鳌拜也死在了康熙手中,现现在的满清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白叟,经不起捶打,让大舅哥去练练手过过瘾再合适不过了
袁崇焕抢了平夏的差使,魏国公徐增寿也坐不住了,站起来道:“臣愿领兵北伐,六个月马踏北京,活捉康熙”
届时袁崇焕将带领这批乡勇进入陕西接办防务,陕西巡抚周正隆多年一向游离在朝廷节制以外,但并无太大的野心,只想做个太承平平的万年土天子,当朝廷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他还是很情愿归附到南京治下的,现现在西夏大肆打击,陕西军孤掌难鸣,想必周正隆必然会乖乖交出军权,听候督师大人的调遣
魏国公本是建国大将徐达以后,自幼熟读兵法战策,一身技艺更是高深绝伦,但是极少有机遇上阵杀敌,他已经是国公身份,又是堂堂的国舅爷,五军都督府多数督,论职位不比刘子光差,但人家就是喜好兵戈,现在大明遭受三面夹攻,恰是老徐家报效朝廷的好时候
刘子光从巴图嘴里问出来的谍报还是很有效的,西夏人逐水草而居,乃是典范的游牧民族,固然西域有沙州、甘州、兰州等都会,但团体经济并不发财,粮食莳植面积也未几,只要简朴的手事情坊,茶叶,丝绸、各种产业品,乃至粮食都要依靠入口,现在兵戈和宋元期间分歧了,先进的蒸汽机器、火药兵器占了相称大的比重,兵戈就是打后勤,贫乏后勤支撑的军队是很难打败仗的,到时候只要恪守坚城,用火器大量杀伤仇敌,就算西夏马队的骑射工夫再强,矫捷才气再好,又能如何呢?
**************************************************************************更天生了陈世美,看他如何玩转大宋,友情保举穿越汗青强书《情宋》书号32962,敬请存眷
听了袁崇焕的话,朱由校非常欣喜,面对三面夹攻的危急局面,臣子们却如此奋勇抢先,毫不害怕,看来大明复兴有望了,袁崇焕固然不如刘子光那样能打,但倒是一员不成多得的帅才,面对西夏的战役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工程,需求整合陕西河南等地的资本,募兵征粮,筑城修路,攻防兼顾,派刘子光去只怕难以胜任,还是袁尚书亲身前去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