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诺惟看了一会儿小天使手里的锣,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斑纹。他摸索着悄悄抚摩了一下,锣也没有甚么反应。他胆量大了一点,推了一下锣,然后看着它在小天使手上颤巍巍地闲逛了十几秒。
韩诺惟渐渐走进了小屋中。
那么,会不会是数列呢?韩诺惟俄然想到斐波那契数列。他灵机一动,重新演算起来:先算正中间,第一块金牌中间的1和第二块金牌中间的1,再加1,得第三块金牌中间的3;第二块金牌中间的1和第三块金牌中的3,再加1,得5,假定这是第四块金牌中缺的数字;那么,第三块中的3,加第四块中间的5,再加1,刚好得第五块金牌中间的9!
但是,手电筒却如何按都没有反应。韩诺唯有点惶恐,又拍又打地折腾了一会儿,手电筒仍旧没法点亮。
想到这儿,韩诺惟警戒地转头看了看,蓝色大门还是巍然不动地立在那儿,棋盘广场上的雕像也都肃立沉默。他又低头看了看脚下,也没有窜改,没有呈现任何裂缝。
韩诺惟转过甚去,看看棋盘广场,叹了一口气。他没有转头路了,也不敢再华侈次数了,只得取出刚才的6,放回横槽里,苦苦思考起来。
第四排的金牌数字为“4、2、3”,正中为空。
和前面的各种困难比拟,这的确就是“福利”啊,他在内心悄悄好笑:科顿必然未曾想到,在百年以后的中国,会有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玩一笔划的游戏了。
韩诺惟直勾勾地瞪着金牌,心想会不会又是本身想的太庞大了。
他又走到那张小圆桌中间,一把掀起了桌布。令他吃惊的是,桌面上刻着很多独特的曲线斑纹,斑纹交叉在一起,错综庞大,并且斑纹上面还漫衍着很多圆形的小孔。
圆形金牌吱吱呀呀一阵扭转,接着,金属横梁全数移向了一旁,同时,台阶边沿的金属栅栏消逝了,台阶也落回了空中。韩诺惟深深吸了一口气,悄悄推开了门。
想到这儿,韩诺惟浑身一阵暗斗,假定不能在有限的次数中解开谜题,就会被升到天花板上,然后活活困死在笼子里?
韩诺惟看着小号发了一会儿呆。
假定它代表的不是宗教呢?韩诺惟盯着十字架看了几秒,俄然认识到,这是加号!
第三排的金牌数字为“1、2、3、3”。
韩诺惟盯着右边的小天使,有点迷惑:为甚么它要吹奏中国的传统乐器呢?他回想起来,莫傲骨教过他,锣在中国当代就已传入欧洲。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就将锣用于他的管弦乐作品中了。
第三块金牌是12除以3,余数是……0?韩诺惟盯着第三块金牌中间的3,摇了点头。可供他利用的宝石颗粒内里,没有0,明显,这个规律不对。
如果用锣槌敲一敲这面锣呢?
第五排的金牌数字是左上3,右上为空,正下1,正中9。
韩诺惟没有破钞多少时候就画完了陶瓷船的“航道”,当船到达右上角的“END”的阿谁圆形小孔时,统统的航道全都点亮了。接着,从圆桌的侧面弹出一个薄薄的抽屉,抽屉里躺着一个用绸缎包裹起来的东西。
另一半在哪儿呢?韩诺惟思考了一阵。
第二块金牌是17除以4,余数是1;
在桌子的右上角,刻着三个很小的字母,“END”,那边应当就是起点吧。但是,起点在那里?韩诺惟找了一圈,没有发明桌面上有其他字母。因而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随便将陶瓷船从当前的位置往前滑行了一步。陶瓷船走过的这段曲线,垂垂亮了起来,像是在表示他这一步是精确的。韩诺惟欢畅地将陶瓷船又往前滑了一步,但本来变亮的曲线又渐突变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