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吴郡:治吴县(今姑苏),辖今苏南浙北,包含杭州在内。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抵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分别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代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地点郯,后迁到彭城。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发得是白帝,故定名。
扬州:汉扬州包含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淮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中山:汉时郡、国,治地点卢奴(今河北定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胶东郡:偶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地点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髦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子一样,国的行政领袖称相)治地点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博望:在今河南边城西南。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建业:今南京。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端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