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荆州: 治所 汉寿 (湖南常德市东) 辖区 今河南西南部,湖北、湖南二省及黔、桂、粤三省边沿。 益州: 治所 雒(四川广汉县,后迁绵竹,再迁成都) 辖区 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陕西南部及鄂、甘各一隅。
长沙郡:当时治地点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广陵郡:治地点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统领。
徐州: 治所 郯(山东郯城县西南) 辖区 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及安徽东北角。
扬州:汉扬州包含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东莞郡:汉末设,治地点今山东沂水东北。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太原郡:治地点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青州: 治所 临锱 辖区 今山东北部及河北东南角。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地点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并州: 治所 晋阳(太原市西)今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及内蒙之一部。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凉州: 治所 陇(甘清除水县北) 辖区 今甘肃东南部。
幽州: 治所 蓟(北都城西南)。辖区 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各一部。 扬州: 治所 历阳(安徽和县,后迁寿春) 辖区 今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南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博望:在今河南边城西南。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首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