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奇特的地理位置,赫尔戈兰岛有着与其面主动不相称的首要计谋职位。在汗青上,它曾扮演过北海沿岸各国的海上堡垒、北海海盗们的巢穴、迷航海员们的落脚点等多个角色。在18世纪前期,它乃至是欧洲最大的货运中转站。1714年,它归属于丹麦,1807年又转入英国手中直至1890年。1890年7月1日,英国与德国签订了《殖民地与赫尔戈兰条约》,将赫尔戈兰岛转交给德国。当时的英国辅弼不顾维多利亚女王和赫尔戈兰岛岛民的反对,把这座首要岛屿拱手让与德国,换来了非洲东部原属德国的一个殖民地以及德国不在非洲东部持续扩大殖民权势的承诺。
登上赫尔戈兰本岛,夏树凭高远眺。火线是波澜涌动的北海要地,火线是威悉河和易北河的入海口,德国最大的海港都会不莱梅和汉堡,北海沿岸的最大水兵基地威廉港,皆位于这片水域。从形象和计谋上,此时的赫尔戈兰岛就像是一名尖兵,孤傲而英勇地防备着德国最首要的一段海岸线。不过,因为赫尔戈兰湾的地理表面是属于开放型的港湾,赫尔戈兰岛与东、南两个方向的海岸各相距五十余海里,英国舰队若要强行进犯威廉、不莱梅、汉堡等港,仍可绕过赫尔戈兰岛进军,并且北海常有大雾,飞艇和飞机偶然难以阐扬窥伺鉴戒感化。是以,德国水兵在赫尔戈兰湾的防备战略是以赫尔戈兰岛为战术支点,以轻巡洋舰、大型鱼雷艇和布雷艇对开阔海疆实施鉴戒封闭。
当德皇乘坐专列到达波茨坦时,欧洲局势正朝着夏树所描画的“最糟糕环境”生长。在德国成心偶然的放纵下,奥匈帝国当局向塞尔维亚收回前提刻薄的最后通牒,要求塞尔维亚当局在48小时内做出答复。
到了7月18日,在朴茨茅斯南部的斯皮特角海疆,英国水兵停止了范围空前的阅舰式。这是天下时髦曾经见过的无可对比的舰艇大集会,受阅的是以五十五艘战列舰、四艘战列巡洋舰为主力的大舰队,兵舰的行列长达30余海里,几近将斯皮特角与怀特岛之间的索伦特海峡填满。英王乔治五世乘坐皇家游艇“亚历山德拉”号停止检阅。全部舰队的每艘兵舰都吊挂满旗。船面上排浑身着盛装的水兵和水兵陆战队员,军乐高奏,礼炮齐鸣,这些以15节航速行驶的舰艇,足足花了6个多小时才从“亚历山德拉”号火线一一驶过。海峡上空一共有17架水兵的水上飞机和陆上飞机不竭回旋。这一次被称为动员检阅的大范围阅舰式,为的是查抄预备舰艇的动员体制,表白作为预备的第三舰队也已经能和大舰队以及海峡进队一道投入迫在眉睫的烽火当中。
得悉英国本土舰队全员集结待命,7月27日,冯-英格诺尔以德国公海舰队总司令的名义签订了一项特别练习号令,要求各分舰队、分队调集全部现役职员就位,并从水兵院校和飞翔黉舍抽调学员弥补编入舰队。同一天,驻扎在威廉港及周边虎帐的德国水兵第1陆战旅也借练习名义派出多量水兵步兵,对威廉港沿岸及四周岛屿停止了地毯式的扫荡和周到的驻点鉴戒。
7月29日,奥匈帝*队超出奥塞边疆,并对塞尔维亚都城贝尔格莱德停止了炮击。固然此时很多人仍但愿将烽火节制在部分战役的范围内,但纵横交叉的盟约、协约已经让欧洲各大国没法置身事外。7月30日,奥、俄两都城公布了总动员令;7月31日,德国向俄国收回最后通牒,限令它12小时内撤消动员并“向我们明白宣布业已照办”,俄国未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