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俄国递交最后通牒的同时,德国也向法国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在18小时内答复它在俄德战役中是否保持中立,并说如果法国保持中立的话,德国“要求将土尔和凡尔登两地要塞交由德军占据作为保持中立的包管,待战役结束后偿还”。
8月1日凌晨,赫尔戈兰湾内雾气满盈。夏树以德国公海舰队作战参谋长的身份登上大型鱼雷艇k29号,随布雷舰队从威廉港出发,颠末两个多小时的海上飞行到达了被誉为“北方直布罗陀”的赫尔戈兰岛。
舰队完成摆设后,丘吉尔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不管如何,突如其来的鱼雷攻击已成为昨日的恶梦,一去不复返了。”
登上赫尔戈兰本岛,夏树凭高远眺。火线是波澜涌动的北海要地,火线是威悉河和易北河的入海口,德国最大的海港都会不莱梅和汉堡,北海沿岸的最大水兵基地威廉港,皆位于这片水域。从形象和计谋上,此时的赫尔戈兰岛就像是一名尖兵,孤傲而英勇地防备着德国最首要的一段海岸线。不过,因为赫尔戈兰湾的地理表面是属于开放型的港湾,赫尔戈兰岛与东、南两个方向的海岸各相距五十余海里,英国舰队若要强行进犯威廉、不莱梅、汉堡等港,仍可绕过赫尔戈兰岛进军,并且北海常有大雾,飞艇和飞机偶然难以阐扬窥伺鉴戒感化。是以,德国水兵在赫尔戈兰湾的防备战略是以赫尔戈兰岛为战术支点,以轻巡洋舰、大型鱼雷艇和布雷艇对开阔海疆实施鉴戒封闭。
接到奥匈帝国最后通牒以后,塞尔维亚迅即向沙皇俄国求援。因为敏捷访俄的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倔强主战,承诺法国倾其所能地支撑俄国,俄国遂决定对塞尔维亚供应果断的支撑,包含需求时不吝动用武力的承诺。获得了俄国和法国的支撑,塞尔维亚回绝了奥匈帝国最后通牒中“答应奥匈帝国官员进入塞尔维亚插手对行刺事件的调查”和“答应奥匈帝国派员帮手在塞尔维亚打消反对奥匈帝国的行动”两项。在先人看来,这是任一独立国度都没法接管的刻薄前提,但是在这个期间,环境却有所分歧。暮年有人图谋刺杀塞尔维亚的米赫尔亲王,当时奥匈帝国就充分赐与了共同,答应塞尔维亚派官员前去帝国境内展开调查。
从几百吨的轻舰艇到几万吨的超等恐惧舰,稍有不慎,便能够葬身于一枚不起眼的水雷。
因为错综庞大的联盟、协约干系以及由来已久的种族冲突,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之间一触即发的战役牵动着欧洲各大国的神经。7月15日,英国水兵按照动员打算书进入备战状况,并停止了实验性的动员。英国的法律虽未规定后备职员必须在这类环境下应召报到,却有多达两万余名后备职员来到水兵兵站。这是英国水兵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总动员停止实际测试和完整查抄,水兵部还专门派出军官在每一个海港察看动员过程,以便陈述存在于动员轨制中的每一个不敷之处并加以改正。水兵大臣丘吉尔与第一海务大臣路易斯亲王则亲身前去查塔姆观察,看着全部后备职员扛着他们的小我器具登上指定的兵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