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可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斯乎!”指其掌。
『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
宁戚。”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56』子使漆彤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知其仁,焉用佞?”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故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
『35』子曰:“蛮夷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错诸直,则民不平。”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论语》
可谓好学也已。”
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谓:“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为政第二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可及也。”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
),其何故行之哉?”
『2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他,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使民颤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