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同济堂。”
“野山参啊,说不好,考量的处所可多了,看年份,看品相,还得看质看量,不过上十年的老参时价在十两到五十两之间,如果百年的参王,那可不得了,得用金锭衡量,呵呵,扯得有点远了……”
“长青,我们跑去那里卖东西?”
“得咧!”小贩对他老婆子呼喊一声,然后一撂肩上的麻布,擦了擦桌子,因为用得久了,木桌总之是油乎乎的。
掌柜的撇了撇嘴,似笑非笑地问道:“咋地?你们要买?”
春仁堂的门外正停着一辆马车,固然只要一匹马,但是有蓬有帘,小巧当中带着气度。
“多少钱一碗?”
“行,感谢您了。”
“多走几家,问下代价,对比一下才气不亏损。”张小花固然没有啥买卖脑筋,知识还是懂的,就连挑菜都最好挑几家哩!
“一百两!”掌柜的自以为这个数字能把张小花吓住。
长青愁闷地嘟囔:“就你拿钱不当钱花……”
小贩的肩上搭着一块抹布,半弓着身子,脸上是风俗性又发自内心的笑容。
张小花和长青走进铺子里,春仁堂除了比平常药铺稍大一点,也没啥特别,墙上一样挂着很多锦旗,上面写着“妙手回春”、“活着华佗”之类的话,倒是墙角的花盆架让药铺里添了一些新奇的味儿。
望着张小花和长青远去的背影,掌柜的追到门口,支楞着脑袋,看了半晌,才懊丧又鄙夷地说道:“嘿!这年初,山里人走了狗屎运都成爷了!”
他眼睛的细缝里透出不屑地光芒,张小花他们能买得起百年的野山参,也就不会穿如许褴褛的衣物了,以是掌柜的就寻两个乡间人高兴。
“等等,我吃二两就够了。”长青那叫一个心肝儿肉疼,之前他身家就五文钱呢!好家伙,这吃一顿馄饨就得让他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