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袁绍表情大好,郭图恭声道:“为确保万无一失,还请主公提早与刘表筹议安妥,请他帮手护送百官前去冀州,并知会城门守军不成多事。倘能如此,鄙人有十成掌控敢在曹操前面接走天子,助主公成绩千秋霸业。”
听到刘协将本身唤作“季父”,董弘赶紧摆手,表示本身不敢僭越,接受不起,遂谦虚地低着头,眼神非常愁闷,仿佛埋没着难以言语的哀痛。但这一幕,刘协无从发明。恰好相反,每次看到董弘低头回绝的模样,刘协便莫名失落,但内心倒是愈发信赖董弘,将他视为本身独一能够信赖的亲信之人。
从刘协记事的那一刻起,董弘就一向伴随在他身边,悉心顾问,从不言苦、从不嫌烦,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十几年,直到现在。十几年下来,两人虽名为君臣主仆,实则情同父子,同甘苦、共磨难,不离不弃,无话不谈。是以,暗里里刘协常常称董弘为“季父”,但董弘从未承诺过,始终恪守本分,从无僭越之举。
最后一人,便是寄人篱下的吕布,他此次纯粹是被刘备拉走助阵,试图借此震慑各路诸侯。殊不知吕布虽是一介武夫,可吕布帐下智囊陈宫却智谋过人,必然不会心甘甘心肠替刘备卖力,一定没有别的设法。”
就在袁绍和曹操二人主动运营之际,郡守府后院内堂上,刘协坐在主位上目送董承渐行渐远,直至背影消逝。
郭图深觉得然地点了点头,并不急于回话,而是扭头看向下首的许攸。许攸当即会心,开口道:“诸侯混战方才结束,此时天子大肆封赏各镇诸侯,不过是借此化解诸侯之间的冲突。以免再次产生大战”
“公则,陛下方才敕封刘备为徐州牧,袁术为扬州牧,曹操为征北将军,孙策为平南将军。敕封我为司空,刘表为太尉,却被我二人推让了。”翻身上马,袁绍大步流星地走进中军大帐,头也不回地对跟在身后的郭图说道。而此时,许攸与郭图并肩而行,听到袁绍的话后,许攸神采顿变,下认识地掉队一步,让郭图先行,尾随步入军帐。
间隔宛城混战已有三天,这是战后七位诸侯初次议事,前后半个时候便结束了。
袁绍点头笑道:“此事易耳。我与刘表了解多年,私交笃厚,这点小事想必他还不至于回绝。毕竟他没有争夺天子和百官之心,是以统统都好办,举手之劳罢了。容我稍事安息,便前去刘表虎帐,与他商讨此事。呵呵呵”
宛城郡守府,七位诸侯三两结伴走出府门,稍作酬酢后,各自策马拜别。
“主公贤明!”郭图与许攸对视一眼,躬身拜道。
东门大街上,袁绍神情阴沉地策马而行,张郃、高览二将带着三百余名亲兵护持摆布,径直出东门返回大营。
袁绍深有体味地点点头,感慨道:“昔日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终究之以是能取胜,并非各镇诸侯同心戮力之功,而是西凉军内部反面,又有朝中老臣作为内应,使得董卓及其麾下西凉军焦头烂额,迫使他不得不退守西都长安,以求自保。但是,眼下的西凉军早已是今非昔比,李贼独掌军政大权,苦心运营西凉数年之久,将西凉军打造的如同铁桶普通,牢不成破。正因如此,才使得我等结合中原诸侯讨贼之战大败而归,损兵折将,大伤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