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宋1 > 第四节 集英殿风波 下 2

我的书架

“哦?”赵顼笑问。

“其实在臣之鄙见,青苗法立法之本意甚善,然失之于体例不当,若加改进,一定不能成其为良法。”石越适时抛出本身的主张。

熙宁三年冬十月,同进士落第、白水潭山长石越入对,言青苗法利弊与改进之议,上善之。退而作《青苗法改进条例及请行农夫互济合作社札子》,上读之嘉叹很久,谓之“天下奇材”。下中书,有诏宰相、枢密院、三司使、翰林学士、御史议行。时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冯京为参知政事,议事旬日,众议纷繁而不能决。安礼、安国力劝安石许之,曰“此亦变法,朝廷无益而有害,又可杜旧党之口”如此,安石久不能决,盖自谓此法于彼所立之法很有更张,而心实善之。曾布又劝其行之,吕惠卿时守丧,书至,力劝安石沮之。

然其诸法推行之时,亦很有人攻讦不已,惟多迂怪之论。安石既主其议,亦颇保护之。亦此时吕惠卿不在,石越与安石亦颇能相济也。

赵顼闻言一怔,恍然大悟:“本来如此!”

“臣有一得之愚,曰农业互济合作社,或可有所助益。”石越一步一步推出本身的主张。这些建议一旦被采取,会产生多大影响,是他本身都计算不到的。

“不由官府主持其事?”赵顼听到这匪夷所思的建议,几近觉得石越疯掉了。

石越这些天经心全意扑在白水潭的校务上,每天又要亲身讲学,又要到处就西席,凡是汴都城里在天然科学上面有所成绩的人,他都亲身请到了;还要办理门生,累了小我仰马翻。幸亏桑充国和沈括帮他很多,只是传闻中沈括仿佛被王安石相中,乃至能够要做到三司使了,也不晓得他还能帮本身多久。

***************************

十一月,上御崇政殿,以众议久不能决,颇怒。安石、冯京免冠谢。时开封府判官、祠部郎中赵瞻因出使契丹而得入见,上问以青苗法事,赵瞻因言:“旧法实不便,石越之法甚善。”上颇然之。安石亦终谓不能以私心而坏国事,遂主石越之议。既决,中书议曰:“石越诸法皆可行,其青苗法改进之议,可先于京东西路、两浙路、河北东路试行,其他各路,青苗法息减为一分,禁强行抑配,听民志愿。三年有成,推行天下。农夫互济合作社颁行天下,着各州县长官履行。”制曰“可”。其以三路试行者,用安石子天章阁侍讲王雱之谋也。王雱私谓安石云,大名府、应天府、杭州皆旧党名臣所领,其履行新法多不力,以之行石法,若有利,则二虎相争,皇上可知彼辈不敷恃,若得利,吾辈老成谋国之功。况亦于国无益,于新法有害。盖安石一党,虽与旧党、石越相攻伐,然其心亦忘我,颇以国事为念,故石越之法得行。

……

石法行于世仅二年,三路皆言甚便,遂逐次行之天下。天下钱庄之盛,起于此时矣。十年以后,每县皆有钱庄,农夫颇得其利。厥后逐次亦有商贾乞贷生利,钱庄储备不敷,商报酬投机,熙宁十年间,成都、杭州唐氏钱庄及京师桑记钱庄向于钱庄存钱者发放利钱,厥后纷繁效尤。今之学者竟不能知熙宁十年之前,凡于钱庄存钱,不但未能无益钱,反需付保管金。此亦熙宁年间事之要者,兹附记于斯。而国子监及诸学院为此开管帐之课,财务审计,统计报表之风,究其源,亦起于石越之改进青苗法矣。

推荐阅读: 闹了乌龙,我的未婚妻竟是绝美阿姨     太平宝鉴     贤者的无限旅途1     师父驾到     我在日本的恋爱喜剧     炼仙神鼎     爱之深,心之痛     天朝女国师     相思不尽君自来     娱乐;让你当评委,你怒怼全网?     嫡女谋:江山为聘     黑名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