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夏冬瓜代,日月更迭,待到景熙九年蒲月之时,脱勒部族愈发强大,马肥粮足,气力昌隆,北漠尽归其麾下,兵锋所指,莫不堪之。
约莫一个时候后,梁穆宗崩殂,文武官僚,莫不哀思,太子萧恪着丧服亲抚棺木出城,将其葬于都城之东安陵,谥号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天子,庙号穆宗,随即萧恪于仁和殿即位,升赏群臣,大赦天下,次年改元洪光,史称梁肃宗。
随驾诸臣见此窘境,连连上章,要求圣上折返,从长计议,岂料天子大怒,强命行军,统统军政事件皆由寺人陈哲专断,随征文武大臣不得干预,违令者斩,导致军内自相惊乱,未至驻营,兵已乏粮,马已困顿,弃甲胄,遗战戈,一起狼籍。
陈哲突闻前军惨败,面色惨白,战心全无,仓猝命令回銮,然撤兵线路遭到众臣反对,迟迟不决,频频变动,乃至于行军速率极其迟缓。
王师行至同仁,未遇抵当,陈哲登车,面见穆宗,大喜道,“北贼脱勒见陛下天威,望而生畏,早已崩溃千里。陛下乃真龙天子,四海臣服,莫敢冒昧。”穆宗萧瑜闻言,更是大失警戒,疏于防备。
七今后,脱勒率众犯边,大肆犯境,其势甚张,兵锋甚锐,不到一月,连克数城,梁师初逢大战,连连得胜,塞外诸堡,所至陷没,边关烽火骤起,烽火一片。
侯良玉点齐兵马,束装待发,但是天子的亲信寺人陈哲现在却力劝萧瑜亲征。朴重英年,意气风发的梁穆宗萧瑜,很有一股安邦定国的大志壮志,愿效仿先人梁□□萧烈,南征北战,克定四方,功盖千秋,遂下命,御驾亲征,二日即行,事出匆急,举朝震骇。
将说雄师开拨,萧瑜下旨,集结三十万雄师,命一母同胞的皇弟瑞王萧鍇、太师齐国公张元信率师以从,户部尚书秦佐、兵部尚书曹瑾等扈征。
少顷,宫中警钟大鸣,诏令一起出了文宣门,群臣星夜入宫,听受遗命。
大梁景熙六年春三月,北境蛮夷部落首级赫克称疾逝,其宗子脱勒嗣位,兼并诸部,势浸强大,遂日趋骄横,纵兵劫掠,屡犯塞北,梁朝边疆自此多事。
朝廷上至太师,下至舍人,莫不禁止,力言六师不宜轻出,但是萧瑜只听陈哲谗言,不肯纳谏,一意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