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燕颂 > 第78章 困将(上)

我的书架

洛京与西京之间有潼关和函谷关两道关隘,函谷关是秦汉期间关中的大门,但经历两汉四百余年在关中的垦伐和烽火浸礼,黄河当中的泥沙愈多,河岸被河水冲刷,加上泥沙淤积,在函谷关侧冲刷出一片平坦地盘,函谷关不再险要。东汉建安元年,潼关始建,成为隔断关中和洛阳间的关头之地。

这此中尤以御史台、国子监和翰林院的清贵文人最为主动,纷繁上书要惩戒秦王,乃至有个御史竟然上书直言要朝廷削藩。如许的话平时也不是没人说,但现在三家藩王的使臣在洛京吊丧,吴王更是就在洛京,此时说这类话,无疑是劈面要杀人了。

喜好燕颂请大师保藏:燕颂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但运气仿佛还要折磨他这个薄命人,林希逸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自西而来的秦王车驾,林希逸心若死灰。

太后崩逝时,姚思的内心也非常忧愁,他担忧太后身后,诸藩王以吊丧之名入京,他这位大哥也会借机踏足中原,当时,朝廷要如何对待他这位大哥就非常头疼了。藩王入京,必定要带上很多的保护军队,五大藩王如果齐聚,朝廷总不能将他们一起扣在都城,那样一来,必定天下大乱。

但林希逸明白一点,困守函谷,除非秦王谋反,不然他这个襄阳伯必定要一辈子纸上谈兵,而他这个被今上不计前嫌,还是重用的无功之将,如果真敢投奔秦王,他以及林家,必定被千夫所指,为了先父的清名,林希逸也断不敢有半点非分之想。

以是当时太祖北伐之时,林希逸死力请战,乃至情愿甘做前锋小校,但或许是太祖对这位故交之子过于珍惜,终究没有带上他,反而让他兼领洛阳残剩的两万守军,同丞相沈熙之一同留守。

太子姚曦心中大石落地,颠末那次太后临终前的祖孙说话,又想起这些年祖孙相处的温情,心中不免升起真情的悲切,在太后的丧礼上痛哭不止,几度昏迷,百官看了莫不心生悲切,被太子的孝敬所打动。

陕州镇抚使兼函谷关守将林希逸,字肃翁,本年刚好是不惑之年,林希逸为人恭谨,但他这平生实在并没甚么亮眼的功劳。其父林煜是太祖帐下的亲信大将,昔年姚霸受命带人在襄阳城外与前宋奸相贾似道对峙,便是命林煜在旁帮手,足可见太祖对其的信赖。

姚思继位以后,关中与函谷皆在姚霸手中,厥后朝廷与秦藩商定,秦王让出东边的函谷故关,由朝廷派兵扼守,潼关还是留在秦王手中,两关之间,两边皆不驻兵,为此朝廷又重修函谷关,固然做不到秦汉期间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但也能抵挡兵峰,不至于让人长驱直入洛京。

只可惜厥后在襄阳攻坚之时,林煜战死在城下,当时林希逸才十二岁,安定中原后,太祖大封功臣,固然对林煜的战死非常可惜,但其毕竟死在灭宋之战的开端,无甚大功,林家只得了个襄阳伯的世袭封号。

要说太祖此举或许别有深意,毕竟林希逸之父林煜与姚霸交好,林煜身后,姚霸也对林家非常照顾。但谁曾想太祖崩逝于回师途中,天下风云突变,比及姚思汇同当今的齐王姚靖另有燕骥,拿着太祖遗旨兵临洛京。丞相沈熙之和太后也被劝服,他一个二十多岁毫无声望的守将又能做些甚么呢,只能随局势而动。

仅仅三天以后,齐楚燕三位藩王派来的吊丧使臣都已到了洛京,唯独秦王的使臣还未到。这顿时让一群本就看这些藩王们不扎眼的大臣们找到了由头,开端大肆抨击秦王不孝,太后崩逝竟然不派使臣前来吊丧。

推荐阅读: 这个赘婿太暴躁了     天道方程式     妻为大都督     诱爱成婚,腹黑老公难招架     最强泡面系统     长野     大风水师     拯救流量小花系统[重生]     夜帝狂妃     纵横都市之飞花剑尊     好厉害的主角     孤标傲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