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七十六章 静坐方便法

我的书架

佛法的中间定慧之学,以定为根本,在获得定今后,连这个定的动机也要舍弃,而住于一种“生灭灭已,寂灭现前。”的境地。这时统统的生和灭都灭掉了,连身心都没有了,何况心身所达到的境地,当然也都灭掉了,因为这个可得的境地,就是“心所”所生的,是属于生灭的范围;既然是生灭范围,当然就是虚妄。以是《楞严经》中说:“现前虽得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存亡妄图,误为实在。”

前面他讲过观香的法门,这是操纵眼识法。另有听声的法门,这是操纵耳识。实在,在静坐的便利法中,统统的感受器官,都有修习的法门,包含鼻舌身意。对应的是色声香味触法。

达到了轻安的境地后,修习的人最好单独居住在温馨的处所,尽力长进,如果又攀结很多外缘事物,不能持续尽力,轻安就垂垂消逝了。

修定的人,最轻易落入昏沉的境地,如果不能体味这是昏沉,而自发得是得定,实在是可悲的出错,宗喀巴大师曾说过,若以为这类昏沉就是定境的话,命终今后,就会堕入牲口道,以是不谨慎还行吗?

有人或许会说,在工夫没有达到贤人的标定时,如何能办获得没有本身呢?还是要借假修真,借这个四大假合的身材,去修我们的真如体性,以身为一个便利法门,不也是修行入道一个路子吗?

重新顶上开端的人,只感受头顶上一阵清冷,加醍醐灌顶,然后遍贯满身,心念在尽头,身材也感受轻软,仿佛连骨头都熔化了。这时身材天然挺直,仿佛一颗松树。心念及所缘的外境,都是历历清楚,非常清楚,也没有任何动静或昏沉狼藉的征象。到了这个轻安的境地,天然高兴无量,不过,时候或久或短,轻安征象还是轻易消逝的。

也就是说,心念已寂然,但却不是死寂,以是称为惺惺,表示火熄了,但仍有火种埋在灰中,这个惺惺寂寂的境地就是“定”。

修习的人,很多都在这个“掉举”境地,因为本身没有熟谙清楚,以是不体味本身仍在微细狼藉的境地,还自发得已经得定了,这实在是大错特错的设法。

如果真的达到了这个境地,再持续位于定中,便能够产生五种神通,在五神通中,眼通是最难建议的,一旦建议了眼通,其他四种神通也就接踵的建议了。不过,也有因根器秉赋的分歧,或者只发一种神通,或者同时并发,都不是必然的。

儒家说,静中没物,皆有春意.“万物静观皆得意”,这个境地就是从轻安中体味出来的。

最后,明成师应大师的要求,侧重讲了讲定的征象。我与万师兄和钱师兄的统统争辩,本源都是,对定境的具表征象辩白不清。比如,真正的定境,是甚么都晓得吗?还是甚么都不晓得?或者是极度复苏还是极度麻痹发楞的状况。如何辨别?有哪些特性?

在禅坐时,妄念常常比平时还多,这是一种进步的征象,以是不必腻烦。这个环境就像把明矾放进浑水时,瞥见水中浊渣降落,才知水中原有残余。又仿佛透过门缝中的阳光,才会瞥见空中的灰尘飞动。水中的残余和空中的灰尘都是本来就有的,只是平时未曾发觉,而在某种环境下就很轻易显现出来。妄念在禅定时仿佛更多,实在本身本来就有许很多多的妄图,只是在修定时才会发明,以是这不是题目,不敷为虑。

推荐阅读: 金田福地:农家小妻有点甜     农门医女:猎户王爷滚下榻     校花的灵王保镖     绝世兵锋     双侠绝命判官笔     未来大宗师     踏沧海     被我抛弃的宿主都找上了门     联萌宝贝:无良妈咪惹不起     易归藏     剑斩苍穹     我有一个特种兵系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