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五百七十七章 良好的态度

我的书架

“修前行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积资净障,调柔相续。没有出离心,严格地讲就不算真正学佛;没有菩提心,就不成能美满憬悟。用心修前行,天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妒忌、恼害之心也少了。前行修得好,阔别人间八法。八风吹不动,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陈迹,行住坐卧不离此中。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中写道:传统上,前行修完后,上等修行者即能成绩四禅,中等修行者可修成初禅,劣等修行者也能达到欲心一境。定慧本是一体,很多人都是在修前行法阶段闪现开悟的。”

“阿琼仁波切当年遵守上师的教言,几次修习前行。有一次,上师问他修行的进度和结果,他照实作了禀报,已具足实在的出离心、菩提心和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上师听后说道:噢!能如许当然再好不过。但有一点还是要提示你,依修持前行之力生起的少量善心,若不颠末几次串修,很轻易就退化了。暇满可贵等每种前行的体相、定命、次第,你都应当把它们全数谙熟于心且紧紧印持不忘。如此说来,你最好把普贤上师身教完整背诵下来吧!”

“说到做工夫,有些人觉得就是指上蒲团打坐,坐的时候越长,工夫越深;也有人以为工夫要到尘凡中去历练,躲进深山或关起门来打坐不算真工夫。这两种观点都失之片面。很多学佛的人只是学打坐,觉得坐功到了就是得道,至于闻思、叩首、忏悔、放生、念咒念佛及其他善行,都是空花佛事,未得方法。实在,禅坐只是入定的一种体例,不是学佛的目标,由定生慧方能入道,不然一味求定,无异于外道,坐上千万年也还是在循环中不得摆脱,更不要说美满证悟。”

这些所谓天赋们,不但是传说便能够解释畴昔的。有很多天赋,真是仿佛如上天神仙下凡,从小就闪现出分歧凡响的气质。

这里上课,根基的规律是,每天上午听上师讲课,下午修详细的法门。我们现在还没有修哪个详细的法门,但也算有过。

“即便修无上大美满法,也有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奥妙前行等等次第;进入正行后,仍然有证量上的辨别和递进。我的底子上师法王快意宝曾说:他十几岁证悟时定中获得的现量与三十几岁所得的证量有很大不同,五十多岁又是一番境地,到六七十岁再转头看畴前的修行条记,很清楚能看到修证境地是如何层层递进的:这时候是马哈约嘎的境地,这时到了阿努约嘎的境地,这是阿底约嘎而在当时本身并不清楚达到的是甚么证量,每到一个新境地都觉得那就是阿底约嘎呢!每次我想起法王快意宝的这些话,内心都深深打动,他白叟家是在慈悲地示现,教我们在修行中要戒骄戒躁!华智仁波切也曾经说过:不要急于说这就是法身。”

“当时候阿琼仁波切不到二十岁,但其实在他修前行的过程中已经证悟觉性,他的自传中写到当时的景象:那一年,上师给索甲喇嘛师徒及阿旺丹增师徒详细报告前行,我也趁此良机听闻了一次前行并作了笔录。而后的修行过程中,自发内心随外境而转的状况有了必然程度的减缓,不管察看修还是安住修,都变得轻松天然。没过量久,自心即完整专注于禅定状况,观和住都荡然无存。于自性明空境地当中,天然放松,接着统统闪现都变成了明点。再厥后,明点也消逝于禅定当中,任运现出无任何显法之境。我把这个环境奉告了上师,他听后就说:‘我不清楚,或许是阿赖耶识。’我本身也感觉应当慎重一点,因而就把修前行时观修的所缘相一一灵敏地观想出来。成果观想越是紧密,反而越能安然进入无念无显之境地。”

推荐阅读: 超级兵王高冷妻     红纸银刀     大反派:反向废物系统     妖孽医神在都市     主宰星河     凰妃倾城:腹黑邪王,宠上瘾!     时光与他,恰是正好     宠妻无度:无盐王妃太腹黑     盛世音缘:祁先生,求放过     霸道师兄:迷糊师妹别想逃     尸变求生     甲子风云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