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症第六

湿热伤 赤白痢 王损庵论痢,专主湿热。其症里急后重,腹痛,欲便不便,脓血秽浊,或白或赤,或赤白相半。

知虚肿 参术良 老弱病久,肿渐成,脉虚者,加人参、白术之类。

病中良 勿过分 子和之法,实症自不成废,然亦宜中病而即止;若过分,则元气随邪气而俱散,挽无及矣。

金匮法 可回天 《金匮要略》中诸群情,皆死症求生之法。

不为中 名为类 中者,自外而入于内也。此三者,既非外来之风,则不成仍名为中,时贤名为类中风。

调行箴 须牢记 行血,则脓血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此四句为治初痢之格言,须牢记之。

血之道 化中焦 经曰∶中焦受气取汁,窜改而赤,是谓血。

诸方论 要拳拳 《中庸》云∶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腹满痛而下利者,虚也。吐泻而痛,太阴证也,宜理中汤;雷鸣、切痛、呕吐者,寒气也,宜附子粳米汤。此以下利而知其虚也。胸满痛而大便闭者,实也。闭痛而不发热者,宜浓朴三物汤专攻其里;闭痛而兼发热者,宜浓朴七物汤兼通表里;闭痛、发热、痛连胁下、脉紧弦者,宜大黄附子汤温下并行,此以便闭而知实在也。若绕脐疼痛,名寒疝,乌头煎之峻,不敢遽用,而当归生姜羊肉汤之妙,更不成不讲也。

嘉言书 独得秘 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群情甚见透辟。

实喘者 痰饮援 喘症之实者,风寒不解,有痰饮而为之援,则咳嗽甚而喘症作矣。

若河间 专主火 金・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事迹俱详《金史・方技传》。主火之说,始自河间。

献可论 合二张 明・宁波赵献可,号养葵。着《医贯》。大旨重于命门,与张石顽、张景岳之法不异。

消阴翳 制阳光 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后作者 渐浸淫 等而下之,不敷观也已。

太仆注 慎勿忘 王太仆消阴制阳等注,千古不刊之论。赵养葵遵之,以八味丸益火之源,六味丸壮水之主,久疟多以此法收功。

薛氏按 说骑墙 明・薛己,号立斋,吴县人。着《薛氏医按》十六种,大略以四君子、六君子、清闲散、归脾汤、六八味丸主治,语多骑墙。

肺最重 胃非轻 《内经》虽分五脏诸咳,而所尤重者,在聚于胃关于肺六字。盖胃中水谷之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转溉诸脏,只是留积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胃中既为痰饮所滞,则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之患矣。

桂苓类 肾气论 仲景云∶气短有微饮者,宜从小便去之,桂苓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五皮饮 元化方 以皮治皮,不伤中气。方出华元化《中藏经》。

隔食反胃第八

虚喘者 补而温 虚喘气促,不能持续,脉虚细有力,温补二字宜串看。有以温为补者,有以补为温者,切不成走于贞元一起,留滞痰涎也。

四血痛 发笑先 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发笑散。

温肌腠 外清闲 血之流溢,半散于脉外而充肌腠外相。

推荐阅读: 天庭最强教师     万界登陆     都市最强刺客     国师帅爆直播打脸[古穿今]     皇后,给朕站住!     财色无双     校园最强主宰     我的美女村支书     天后养成:误惹豪门老公     若爱蚀骨难眠     总裁大人你轻点     异世之我不是故意的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