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簪缨问鼎 > 第四十八章

我的书架

“统统统统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如有色,若无色,如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梁峰诵出了一段经文,“佛愿度化众生。”

王汶此时心中荡漾,哪有不肯。在坐诸人皆饮,欢声又起。

仗着后代的影象掉书袋,轻者有个江郎才尽的臭名;重者,恐怕就要思疑是不是有人代笔,或者有没有抄袭之嫌了。往这上面撞,的确分分钟身败名裂,梁峰才不会干如许的蠢事呢。

王汶的琴技确切高深,梁峰也不由静下心来学了些真正的琴法。而他偶尔揭示的一些后代乐理,也让王汶大有知音之感。

“自沉痾复醒以后,便不再吟诗作赋。”梁峰淡淡答道,“诗乃心声,吾心现在只闻一声:能活人否?”

裴褚长叹一声:“诸人皆言,卫家小儿犹若璧人。现在一见子熙,方知何为冰肌玉骨!也难怪佛祖会择人入梦。”

没想到长长一卷经文,竟会落得如此之解,但是大家都能看出,面前之人何其当真!他真的信崇佛教吗?恐怕也不尽然。若知名教之心,又如何能作此解?

梁峰微微一笑:“经中所说‘虚妄’,乃是空,而非‘有’、‘无’。”

王汶悄悄抚掌:“此次宴席名为贺子熙远道而来,实为庆晋阳避疫之喜,名实同归,可堪一醉。”

是以在看到《金刚经》这部著作以后,两派天然也会生出截然分歧的反应。可惜孙泰清谈功力较着逊于裴褚,只是几句,就被抓住了关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第一章所书,如果以“化名之曰道”来解,岂不正中关键?裴褚这一击,狠准非常。

现在,裴褚哪另有当初思疑,兴趣勃勃道:“有佳酿,有妙人,亦有满池碧荷,不如以此为令!子熙可愿拨个头筹?”

五字之差,天渊之别。

在王汶的举荐下,梁峰一一见过前来赴宴的来宾。固然身无官衔,但是他另有个亭侯名头,在这些人眼里也是标准的士族后辈。几人叙礼一番,才各自落座。

跟着他的掌声,侍女衣袂翩翩,玉盘珍羞摆上了席案。既然是亲朋之宴,天然没有太多讲究,几人纷繁动箸,咀嚼好菜。王府的饭菜虽比不上石崇府上的豪奢,却也精美适口,如果出身贫寒,定要把舌头都吞了下来。

当朝中散大夫敬酒,竟然也能说出以茶代酒,实足的失礼,却又飒飒如沐东风。裴褚哈哈一笑,满饮手中之酒:“茂深慧眼,也当满饮!”

这话一出口,孙泰不由一愣,这跟“崇有论”的本意似有冲突,却又一脉相承,并不好辨。想了想,他才道:“水在地之谓川,蒸之谓雨,凝之谓冰。同一物性,却生窜改无常。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此乃道也。”

非论是崇有还是崇无,它们都遵守道体和心体的同一,是辩证的一元两面,不分唯心唯物。但是梁峰如此解释,就是把《金刚经》的底子放在了本身灵性之上。即万事万物都是瞬息窜改的,唯有本真如一。这就把道体之争变作了行动原则,而当一人遵循本真行事,是崇有的“尊名教”,还是崇无的“法天然”,又有何干系呢?

此时,佛法仍以小乘为主,大乘也向玄学挨近,旨在修心修己,无关世人。《金刚经》更是诸多万法皆佛门派的鼻祖。但是梁峰这一解,却把它引向了另一个方向,即慈悲心。后代大家都听过“天国不空誓不成佛”的故事,也是地藏王菩萨广受推许的底子。佛即慈悲,恰是解万民于倒悬的慈悲,让佛教和儒家有了相通之处,也让佛教真正在中国扎根。而这一解释,又正正照应了佛祖入梦,避除疫病的说法,首尾呼应。

推荐阅读: 黄金鬼瞳     重生之我要做明星     医妃惊世:邪王,宠上天!     重生之无上神尊     召唤阴阳     指南剑     她唇之下     我有特殊烹饪技巧     陌路柔情     地球星纪元     若是时间能重来     夜半惊婚:夫君是鬼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