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官署正中临时搭起了一座龙亭。曾国藩带领世人,对着龙亭中的牌位跪请圣安:"敬祝皇太后、皇上圣体安康,万岁千万岁!"刘昆在一旁恭敬答复:"皇太后、皇上圣体安康,诸位请起。"然后大师都顺次上了早已备好的大轿。一行二十多乘绿蓝呢轿,气势澎湃地将两位主考大人护送到旱西门外妙香庵。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一朝晨便浓云密布,寒气逼人。昨夜刮了一个彻夜的西北风,气温突然降落,金陵城提进步入寒夏季候了,近两万名流子要在明天全数点名入闱。
关于甲子科乡试时的气候状况,曾氏日记中有记录。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日记:"早间,雨雪纷繁,念文闱点名之苦,非常焦灼。""中饭后雨雪不止,屡派人至贡院探听。人众拥堵,东路点名尤乱,实深忧愁!""申正,雨雪渐歇,心为稍纾。""五点睡,竟夕未闻雨雪之声,俾招考归号者少得伸展,为之一慰。"初旬日日记:"本日气候阴雨,至申刻后雨转大,念招考者之苦,忧灼无已!"十一日日记:"气候奇冷,密云交集,士子方进二场,不幸也。"到十二日傍晚,气候开端转好,十三日大好天。
万启琛说:"七十八岁应乡试,诚难能宝贵,但也还不是最老的。乾隆丙辰科,刘起振七十九中乡举,八十入翰苑。嘉庆丙辰科,王严八十六中乡举,未及次年会试便死了。这都是士林嘉话。"赵烈文说:"你说的还不算老。乾隆己未科,广东番禺王健寒九十九岁尚应乡试,握笔为文,挥洒自如。翁方纲曾以诗记之。" 大师都骇怪不已。
亮轿亦名显舆,四周无围幛,内里安设大宝座,蒙上皋比,摆布踏足置木狮,轿杠裹彩绸,由八人抬着,前后吹吹打打,坐在轿中的人能够毫无遮拦地俯视围观的百姓,最是威风得很。这类亮轿平素不消,碰到大比之年,也只是正主考官一人乘坐,为的是凸起其威仪。
同治三年玄月十一日,曾氏上《江南贡院修复工竣拟即停止乡试请简放考官折》,折中谈到乡制定于十一月停止,请朝廷委派正副主考官主持本届江南乡试。接到此折后,朝廷即任命太仆寺少卿刘昆、翰林院编修平步青为正副主考官。
"哦。"曾国藩点点头,说,"传闻白文正公也是十七岁中的乡举,座师阿文勤公夸他年虽少,魄力大。"万启琛说:"诸位听清了吗?爵相方才用的是'也是'两个字,这但是个吉兆,小家伙今科定然会落第。李中丞,你记得他的名字吗?""他叫陆宇安。"李鸿章说,"因为是敝同邑,以是记得。"世人都说:"好,我们都记着了,发榜时重视看,想必这陆宇安今科必中无疑。"曾国藩欢畅地说:"随便说说的,那里就算得数!"曾国藩记起前几个月决定兴建贡院时,有个李老头子说要带着儿子、孙子,祖孙三代一起招考的事,遂问李鸿章:"有父子、祖孙一起来的吗?""有。"李鸿章答复,"父子结伴而来的,有两百多家,祖孙三代来的,也有八家。刚才说的鲁光羲,就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的,孙子也有二十多岁了。""好!"曾国藩欢畅地说:"这真是自古以来少见的场面。少荃,你这个监临光荣得很啦!""这还不都是沾了恩师您的光!"李鸿章畅怀大笑,大师也都跟着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