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霄、徐一士著《凌霄一士漫笔》第二卷《曾国藩四大弟子之古文成就》:"曾门弟子,张、吴、黎、薛均以古文鸣,黎、薛兼师其经济,张、吴则最努力于文章。以功候论,张裕钊、吴汝纶固视黎庶昌、薛福成差胜。二人当中,吴尤服张,觉得非己与黎、薛所及也。曾氏尝致书告张以'足下为古文,笔力稍患其弱';又谓:'温和渊懿当中,必有坚劲之质、雄直之气运乎此中,乃有以自主。足下气体近柔,望熟读扬韩各文,而参以两汉古赋以救其短。'张遂由是求之,很有所得。故曾又称以'尊作古文,着句俱有筋骨,日进无疆,至为欣喜'。盖曾氏于古文传人,属望于张者最殷。其见于日记者,则有'张廉卿文有王介甫之风,日进不已,可畏敬爱',及'阅张廉卿近所为古文,喜其入古甚深'之语,推答应见。至张氏之所自大,如《答李佛笙太守书》云:'近者撰得《书元后传后》一篇,乃忽妄对劲,自以甚近似西汉人,是私计国朝为古文者,惟文正师吾不敢望,若以此文较之方、姚、梅诸公,未知其孰先孰后也。'其意态固以湘乡派传人自喜,而不肯低首于桐城派诸老矣。吴汝纶《与姚仲实书》谓:'后儒但能夷易,不能奇崛,则才华亏弱不能复振, 此一失也。曾文正公出而矫之,以汉赋之气运之,而体裁一变,故卓然为一代大师。近时张廉卿,又独得于《史记》之谲怪,盖文气之雄劲不及曾,而意义之诙诡、词句之廉劲,亦能自成一家,是皆由桐城而推行,以目为开宗之一祖,所谓有所变而后大者也。'曾氏论古文,喜谈诙诡之趣,张氏亦于此努力,虽成就非无可观,而何能与曾同称开宗之祖?吴氏此论,盖过情之誉也。吴于古文,所造实不亚于张。黎、薛二氏,虽功候稍浅,而亦各有所得,就大抵言之,亦勉可颉张、吴,若夫追跻曾氏,则四人均苦未能耳。"曾国藩悉心指导他们,将本身古文写作的心得传授给他们。他曾经感于桐城古文的式微,有志于复兴,厥后厕身戎间,得空作为,现在又老境渐侵,身心交瘁,看来靠本身的一人之力,是不能担此重担的。正如捻战的胜利要靠弟子李鸿章一样,桐城古文的答复也要靠弟子辈了。明天,他欣然读到张裕钊送来的习作《北山独纪行》,精力为之一振。
第四章 名毁津门
捷报传到江宁,一洗曾国藩两年多来的屈辱。朝廷论功行赏,李鸿章授以协办大学士,刘铭传首倡河防之策,封一等男爵,并念记曾国藩的决策之功及转战一年多的辛苦,加恩加赏一云骑尉世职,接着又从体仁阁大学士调任武英殿大学士。不久,李鸿章、左宗棠、刘松山等会剿西捻胜利,梁王张宗禹战死徒骇河边。闹了十多年的捻军叛逆被完整弹压下去了。曾国藩精力重又抖擞起来,正筹办把整饬两江的事持续办下去时,官文却因阻击西捻失利之罪,被裁撤了直隶总督之职,慈禧太后调曾国藩接任,并着晋京陛见,两江总督一职,则由浙江巡抚马新贻升任。
本来,李鸿章督师以来,采纳了诱敌于绝地然后合围的计谋和诽谤之计,大大地伤害了捻军的元气,把赖文光、任化邦的东捻军勾引到山东烟台一带。李鸿章以为东捻已到山重水复的境地,筹办以胶莱河为防地,将他们困死在登莱半岛。李昭庆受命来到江宁,一来就教此法是否可行,二来求援二十万饷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