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纪芬《崇德白叟自订年谱》中"同治四年"一节里写道:"是年捻匪猖獗,僧忠亲王督师遇伏,殉难于曹州。朝命文正公带兵北上,以蒲月二十五日启行。先是,适罗氏姊于三月十八日在署中生子,及是亦乘谷旦携幼回湘。姊之姑为罗忠节之妾,性颇悍厉,姊惮于行,临别悲恋不已。又,文正公出署登舟之际,全城水陆诸军举炮送行,其声震耳,久而不断。其子因惊致疾,已登舟,疾甚,遂折回署中,医治无效,竟殇。"在一片热烈的鼓乐声中,曾国藩向送行者几次挥手请安,然后踏过跳板,上了王船。就在海员缓缓拔锚的时候,只见江边批示楼一面红旗对空挥动了一下,瞬息间,百门西洋大炮齐鸣,江面上腾起无数朵冲天浪花。那响声,直欲震破碧空;那波浪,如同要翻卷长江。北上的官兵们为此壮观场面冲动地鼓起掌来,曾国藩也为弟子的经心佳构而打动,却不料王船舱中阿谁幼小的生命,被这震天撼地的响声吓得大哭大闹起来。三女人纪琛急得从奶妈手里接过来,本身拍打着儿子,口里喃喃地念叨:"好崽,不要怕,娘在这里!"炮声接连不竭,越来越响,婴儿越哭越短长。罗兆升气得直顿脚,内心骂道:"该死的大炮,还不早点停下来!"曾国藩在一旁也急了。他很喜好这个小外孙。每天回到后院,他都要逗逗亲亲,而畴昔,他的浩繁的后代,一个也没有获得父亲如许的慈爱。直到比来半年来他才体味到:含饴弄孙,自有人生真兴趣!眼看着小外孙哭得断气而止,又转而手脚抽搐,贰内心惊骇了:"纪琛,你从速抱孩子登陆去!"立时便有两个亲兵过来招扶。纪琛一家连同奶妈仓促出舱,上了跳板。曾国藩俄然想起了甚么,对着跳板大喊:"让孩子全好后再回湖南,闻声了吗?"炮声终究愣住了,王船缓缓地向下流驶去。曾国藩坐在船舱里,脑筋里乱哄哄的。"小儿惊风,九死平生",好不轻易盼来一个敬爱的小外孙,莫非就如许被礼炮声送归去了吗?北上督师的两江总督,一如荷叶塘的浅显农家翁,为小外孙的不幸焦炙万分。他那里晓得,现在,他所钟爱的,并对之寄予莫大希冀的外孙子,已在母亲的度量里渐渐生硬了。
"少荃,明天上午交印典礼准期停止,后天一早我登舟北上!"第二天,昌大的交代督篆的典礼过后,曾国藩又与江宁藩司以及别的初级官员将公事作了最后交代。下午,又与幕府职员作了长谈。一向忙到深夜,才昏昏沉沉地倒在床上睡着了。不知甚么时候,他发觉本身划着一只木船在登山,弄得浑身大汗淋漓,船却一步未动,急得双腿乱蹬。
曾国藩观人用人,一贯主张德才兼备,而更侧重于德。以为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二者不成兼时,与其无德而近于小人,无宁无才而近于愚人。李鸿章不患无才,曾国藩乃至以为他的临机应变以及与洋人来往等方面的才调要强过本身,李鸿章所患正在德上。本身一贯的这个用人原则,恰幸亏选定传人替手这个最首要的关头上失误了,曾国藩为此模糊肉痛。而此次,他竟然又迫不及待地赶来接印,曾国藩真想不见他,让他在城外萧瑟几天后再说。但是这个设法刚一露头,又当即窜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