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荃,我要趁这个机遇向太后、皇上辞去两江总督的职务,由你来正式担负。"曾国藩的目光清楚昏花多了,但在李鸿章的眼里,这昏花的目光背后仍然埋藏着昔日的锋利、阴冷!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不明白教员的弦外之音,从速说:"恩师,弟子奉圣命临时护理督篆,两江统统行动,悉遵恩师旧章。待恩师班师,弟子跪迎郊野,恭还督篆。如有自作主张之处,当时当听凭恩师杖责。"李鸿章毕竟是聪明人,这番对话,虽没道中窾要,却也的确消弭了曾国藩心中的某些顾虑。他浅笑着说:"少荃,你体味错了,我不是怕你在代理期间窜改我的章程。我有哪些不铛铛的处所,你尽可点窜。长江后浪推前浪。我忝为令尊同年,又曾和你一起切磋过为文之道,你能超越我,我岂不欢畅!"曾国藩端起茶杯,悄悄地呷了一口,慎重地说,"此事我已考虑好久了。我迩来精力越来越不济,舌端蹇涩,见客不能久谈,公事常有废搁。右目一到夜晚,如同瞎了普通。左目视物,亦如雾里看花。两江重地,朝廷希冀甚大,不能由我如许的老朽尸位,江督一职迟早要让贤。我带兵前敌,粮草军饷都出自两江,且两江乃淮军的故乡,让别人来接这个位子,你说我如何能放得心?我环顾天下督抚,只要你才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李鸿章终究明白教员的意义了,他以果断的口气说:"恩师尽管放心前去,切勿存后顾之忧。粮糈银钱,弟子自会源源不竭地供应,决不会使恩师再有当年客寄虚悬的局面呈现。至于刘铭传、潘更始、张树声、周盛波,弟子已峻厉训戒过他们,要他们恭恭敬敬地从命恩师的调遣。如有不平之处,请恩师以军纪国法措置,弟子决不会有涓滴贰言。老3、老四一贯敬恩师如同父亲普通,将代我监督淮军。军中环境,他们都会随时向我禀报。淮军就是湘军,就是恩师的后辈,恩师尽可差遣。两江重地,非恩师不成弹压。慢说恩师精力过人,就是真的累了病了,凭恩师的声望,两江亦能够坐而治之。前代有汲黯卧榻而治。汲黯算得甚么,他都能够做到这类境地,何况恩师!"李鸿章真会说话,说得曾国藩舒心起来,顾虑也去掉了,上午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不知恩师有何见教?"李鸿章却不安起来。心想:必然是有甚么把柄落到了老头子的手里,少不了有一顿峻厉的怒斥。他作好筹办,现在这个时候,不管老头子说甚么,哪怕完整不是究竟,也要全数接管过来,决不还嘴,决不辩白。
曾国藩不甘心再上疆场,当然也就不甘心交出两江总督的关防。客岁十月,朝廷命他带兵赴皖鄂一带帮手僧格林沁平捻,当时也叫李鸿章代理江督。李鸿章兴冲冲地从姑苏赶到江宁,恩师却满脸阴云,绝口不提交印之事。李鸿章多么乖觉!见此景象,便也只字不提此事,只是说来看看恩师,问问何时出发。过几天又一道上谕下来,安徽战事有转机,曾国藩不必离江宁。李鸿章空喜一场,绝望回到姑苏。曾国藩从中看出李鸿章官瘾太重,权欲太重,又联络到他杀降的旧事和贪财好货的传闻,对这几年来把他作为本身的传人成心种植,感觉有些不当。
"准不筹办好,都容不得我再呆在江宁了,催行的上谕明天又来了一道。"曾国藩苦笑着,一副无可何如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