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看这老先生约有六七十岁年纪,头顶已根基秃光,几根颀长的白头发松松垮垮地扭在一起,用一根旧黑布条扎住,身上一件蓝不蓝、白不白的长衫,大大小小有七八个补丁,脚上的布鞋陈旧,鞋梁用草绳代替,左脚还暴露一只黑瘦的赤脚指。他在内心叹了一口气,昂首打量着四周。这里号称嘉祥书院,是县城里独一一个读书之处,实在只是一间正屋,供门生们上课用。另有一间低矮的偏房,是曾老先生的卧房兼厨房。墙脚边开出一块两丈长、一丈宽的菜土,种了些青菜瓜豆之类。
曾国藩笑着说:"还是孔老夫子的先人发财得快呀!""是的。"曾广莆说,"孙子有一事不明白,明天特为来济宁州面问大人,求大人见教。" "甚么事,你说吧!"
一到嘉祥县,见到嘉祥书院和书院里的教书先生以后,曾国藩就开端对宗圣庙担忧起来。走了一会,曾广莆指着前面一座小屋说:"这就是宗圣庙。"曾国藩先是一怔,不敢信赖,继而是一股苦楚哀思的情感涌出。这是一栋鲁西南常见的庄稼人的室第。正面一扇矮檐木门,四周围着一道一人高的土墙,墙顶糊着用来挡雨水的高粱秆,墙上大大小小的洞穴到处可见。推开大门,现出一间年久失修的旧瓦房。瓦隙里长着高凹凸低的茅草,鸟雀在草丛中飞来飞去。摆布两个窗户,窗棂残破不全。大门两边的楹柱仿佛漆过油漆,但已剥落得差未几了,暴露黑黑的干裂的柱身。倘若不是门顶上挂着一块"宗圣庙"的竖匾,如何也不成能令人想起这便是建于曾参故乡的圣庙。不要说远远不如孔庙,就是比起孟庙、颜庙来也相差得太远了。但这毕竟是祭奠先祖的古刹,曾国藩仍整肃衣冠,对着正面那座色采斑剥、通体不成比例的泥塑曾参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曾广莆带着族人跟在前面跪满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