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势并不旺,那芦柴是没有干透的,但竟然也烘烘的响,好久好久,终究伸出无数火焰的舌头来,一伸一缩的向上舔,又好久,便分解火焰的重台花(15),又成了火焰的柱,赫赫的赛过了昆仑山上的红光。大风忽地起来,火柱扭转着发吼,青的和正色的石块都一色通红了,饴糖似的流布在裂缝中间,像一条不灭的闪电。
伊就去点上火,并且不止一处所。
(4)“Nga!nga!”以及下文的“Akon,Agon!” “Uvu,Ahaha!”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象调子。“Nga!nga!”译音似“嗯啊!嗯啊!”“Akon,Agon!”译音似“阿空,阿公!”“Uvu,Ahaha!”译音似“呜唔,啊哈哈!”
方士寻不到仙山,秦始皇终究死掉了;汉武帝又教寻,也一样的没有影(18)。
司命——哈哈!这也不是至心话,你是肚子还没饱就找闲事做。当真不像当真,玩耍又不像玩耍。还是走你的路罢,不要和我来打岔。要晓得“死生有命”(10),我也碍难随便安排。
男人——(约莫三十岁摆布,体格高大,紫色脸,像是乡间人,满身赤条条的一丝不挂。用拳头揉了一通眼睛以后,定必然神,瞥见了庄子,)哙?
(9)这是共工与颛顼之战中共工一方的话。后,君主,这里指共工。这几句和前面两处白话句子,都是仿照《尚书》一类古书的笔墨。
(10)不周之山:据《山海经·西山经》晋代郭璞注:“此山形出缺不周币处,因名云。”又《淮南子·原道训》后汉高诱注,此山在“昆仑西北”。
(3)伊:女性第三人称代名词。当时还未利用“她”字。
(1)本篇最后颁发于一九二二年十仲春一日北京《晨报四周记念增刊》,落款《不周山》,曾支出《号令》;一九三○年一月《号令》第十三次印刷时,作者将此篇抽去,后改成现名,支出本书。
(一大片荒地。到处有些土冈,最高的不过六七尺。没有树木。各处都是混乱的蓬草;草间有一条人马踏成的途径。离路不远,有一个水溜。远处瞥见房屋。)
司命——(浅笑,)你也还是能说不能行,是人而非神……那么,也好,给你尝尝罢。
忽而听到呜哭泣咽的声音了,可也是闻所未闻的玩艺,伊临时向下再一瞟,却见方板底下的小眼睛里含着两粒比芥子还小的眼泪。因为这和伊先前听惯的“nganga”的哭声大分歧了,以是竟不晓得这也是一种哭。
那顶着长方板的却偏站在女娲的两腿之间向上看,见伊一扎眼,便仓促的将那小片递上来了。伊接过来看时,是一条很光滑的青竹片,上面另有两行玄色的细点,比槲树叶上的黑斑小很多。伊倒也很佩服这手腕的细巧。
这时昆仑山上的古丛林的大火(13)还没有熄,西边的天涯都通红。伊向西一瞟,决计从那边拿过一株带火的大树来点芦柴积,正要伸手,又感觉脚指上有甚么东西刺着了。
庄子——你们才是胡涂鬼,死了也还是想不通。要晓得活就是死,死就是活呀,主子也就是仆人公。我是达性命之源的,可不受你们小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