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军队的掌控……他刘启龙连给杨尚荆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师爷苦笑着点了点头:“不止如此啊,那辞了官,现在在委羽山上做了羽士的翰林修撰张丛张敏之,现在也要时不时在这黄岩县的书塾当中开堂讲课啊。”
“明府,明府?”师爷连喊了好几声,这才吧刘启龙的魂儿叫返来。
论背景,他刘启龙还是不如杨尚荆;
但是头疼的是翰林修撰这个职位。
翰林修撰,是翰林院内里的职司,也是大明朝科举轨制生长之下,最会做卷子的那一批人,单单是以大明朝进士的考取率来看,比后代的高考能够还要难一些,而这些士子内里,每年最多也就那么十个二十个被选进翰林院学习的。
毕竟杨尚荆打出的灯号,一个是“有教无类”,另一个是“士农工商,四民也”……
第四三七章
“也不晓得来岁老夫考满之时,可否远调此地?这浙江虽是膏腴之地,却也是步步惊心啊。”刘启龙苦笑了一声,渐渐地坐回了椅子上,端起茶壶来,往一只新的茶盏内里倒了一杯茶,“只不过这个当口上,还能想着往这里调的人……未几了吧?”
“那杨尚荆说是要办一个书塾,由黄岩县县里出钱,教书育人,全孔贤人‘有教无类’之圣训。”师爷等自家东翁情感稳定了,这才说道。
孔老二的话,这年代还没人敢公开反对。
刘启龙“啊”了一声,手里的茶盏差点儿直接摔地上:“你说甚么?这厮……这厮竟然要给泥腿子讲课?!”
翰林修撰讲课啊!多少年都出不来这么一出!
至于给泥腿子讲课这类“犯讳讳”的事儿,在这类甘旨的大饼面前,底子就算不上甚么――屁都不算,最起码屁另有味儿。
将手中的茶水一口饮尽,刘启龙深吸了一口气,大踏步走回书房,展开信纸,挥毫泼墨,他觉着,这会儿就算是调去浙南、闽北那种地界,都要比在这黄岩县强,那边的矿贼固然短长,但是有丰城侯李贤这么个大神在坐镇,总也脑补出甚么花头来,但是这边的杨尚荆美满是不成控的存在,这会儿还好说,一旦俄然原地爆炸……那么他也就跟着原地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