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子勃然变色,厉声喝到:“谢瑾大胆,不得对先生无礼,还不快快退下。”
如果平常,陈夫子免不了又要斥责谢瑾几句,但是本日孔志亮在此,他自是要摆出一副宽弘大量的模样,点头道:“昨日为师将你赶出书院,回想起来也有不当之处,想你常日固然学业不精,然也算尊师重道,还望你此次引觉得鉴,不要再犯,可否晓得?”
这时,看门的阍者静悄悄地来到了正堂外,他耐烦等候半响,直到瞧见主客两人说话的空地,这才轻步入内躬身禀告道:“阿郎,门外有一名为谢瑾的小郎君求见,他自称是阿郎的门生,特地前来登门道歉,不知是否让他入内?”
前院青砖铺地,角落种树,影壁后莳植着一片小小的花草,花开正茂争芳斗艳,颇显高雅。
“多谢老伯。”谢瑾顿时大喜过望,拱手一礼后登下台阶,在阍者的带领下走进了府内。
孔志亮炯炯目光落在了谢瑾的身上,捋须打量半响,轻叹道:“昔日吾与谢怀玉扳谈竟日,便觉他是一个不错的人才,可惜却与进士失之交臂,实乃遗憾至极。”
孔志亮风采翩翩地浅笑道:“学子登门道歉,如有外人在场岂不难堪?”
脱掉布鞋进入正堂,谢瑾抬眼一望,便瞥见陈夫子正寂然端坐在正堂内里居中的主位上,他疾行数步正欲施礼,偶然却瞧见陈夫子中间的座案后另有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不由微微一愣。
昨日他大动肝火将谢瑾赶出书院,说到底也只是一时之气罢了,此时现在心内火气早就已经消逝大半,谢瑾登门请罪诚信实足,陈夫子乃通情达理之人,天然会大人不计小人过,谅解于他。
唐朝尤重伦理孝悌,孔志亮出世鸿儒世家,天然视孝道为做人底子,当瞥见谢瑾听闻父亲讯息一脸冲动时,对方虽为十岁孩童,但是孔志亮心内也暗生恭敬之感,捋须笑微微地说道:“小郎君思父心切情有可原,老朽岂会指责?自是无妨。”
陈夫子感喟弥补道:“先生此言不错,我当日与怀玉同住一间邸舍,春闱放榜后怀玉目睹落榜,整日失魂落魄借酒消愁,厥后便无端失落,我还觉得是他气不过先行归家,不料回到江宁,却听闻他并未返来,当时你祖父也找我体味环境,我都照实作答。”
闻言,谢瑾心头悄悄吃惊,仓猝大礼拜见道:“谢瑾见过长辈。”
谢瑾没推测陈夫子竟这般轻而易举地谅解了他,实在深感吃惊,他本来还打算拿出昨夜所作诗句请夫子评点,并希冀能够以那首美好的诗句获得夫子喜爱获得谅解,现在看来,这统统仿佛都用不着了。
“甚么?先生竟是当时的考官?”谢瑾闻言大惊失容,冲动不已地前行数步,几近将近凑到孔志亮的案前,他面带期冀地诘问道,“先生可知我父怀玉下落?”
见谢瑾面露迷惑之色,陈夫子赶紧解释道:“谢瑾啊,昔日为师与你父同赴长安招考科举,这位孔先生便是知贡举,卖力科举测验,曾还指导过你父学问。”
孔志亮听得感概不已,念及昔日毕竟与谢怀玉了解一场,便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留在这里,瞧瞧那孩子。”说罢,撩袍重新落座。
孔志亮本是名重天下的学问大师,加上又掌制诰多年,陈夫子提出的这些小题目天然难不倒他,一时候侃侃而论风采卓著,不由令陈夫子大为心折。
不容多想,他长揖作礼道:“门生谢瑾,见过夫子。”
“谢瑾,他如何来了?”陈夫籽实在一愣,倒是有些难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