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灼华年 > 第二十六章 历山

我的书架

此前已遣了人返来送信,陶灼华下车时,瑞安长公主安排了几个丫头婆子在门前等待,车子从角门出来,陶灼华由丫头奉侍着换了朱缨华盖的小车,再沿着长公主府内长长的桐荫街道往二门行去。

守着一堆下人,苏世贤便想扮演他的慈父心态。他停了步子号召陶灼华,又知心肠问她要不要乘坐滑杆,瞧着陶灼华婉拒以后,本身也不对峙,命人在一旁凉亭间摆下香茗与果品,指导着当年舜帝耕作的处所,与她讲起舜耕历山的典故。

青竹为障、藤蔓为墙,全部历山层峦叠嶂。苏世贤与他的小厮走在前头,陶灼华头戴幕篱,扶着娟娘与茯苓拾阶而上。

现在除却带回一个小丫头,别的一事无成。

长公主府仍然如宿世影象中的模样,到处叠锦涌翠,八宝琉璃宫灯和着缨络流苏摇摆拂动,楼台歌榭的檐角吊挂着精美的银铃,轻风过处收回动听的叮咚声。

陶灼华的话未几,句句听起来童真无穷,却又句句都是锥心之痛。

尧舜禹汤,古之贤王。陶灼华听了娟娘的讲授,晓得离此地不远的历山竟是舜帝切身耕作的处所,便起了心秘密去瞧一瞧。

苏世贤堕入对亡父母的追思与悔怨之间,陶灼华倒是安闲地端起主子冲好的普洱,拿盖子悄悄撇去上头浮沫,舒畅地啜饮了一口。

马蹄得得,踏着青石板路,似是一阕悠长又不堪回顾的歌谣。

父母二人供他一心读圣贤书,希冀他能光宗耀祖。他公然扬眉吐气,中了乡试头名秀才,只可惜父母积劳成疾,前后放手人寰。

父女二人每日寥寥几言,不过是存候问好,到也相安无事。

苏家坟场的由来,天然是娟娘气不过,有一次偶然间与她提起,骂苏世贤忘恩负义,连老一辈的棺材本都筹不出来,全亏了陶家布施。现在一朝成了官身,却学陈士美抛妻弃子,不吝落得后代骂名。

芙蓉飞洲,曲水流斛,那一片景色于她并不陌生。宿世在那边见证了陶雨浓的惨死,又痛失腹中的胎儿,她早已铭心刻骨。

禁止着此起彼伏的表情,陶灼华眉眼垂垂凝重起来。

八月十四的午后,天是薄薄的阴,苏世贤与陶灼华的马车终究到达长公主府。

推荐阅读: 我的转职刺客无敌     权相红妆     都市修罗医圣     梁垣探案录     拯救世界的魔王     爱卿别走     山神的休闲生活     修真大公约     大晋官婢     妃请自来,王爷请继续!     霸宠小医妃     摸金秘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