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治通鉴 > 第130章 (2)

我的书架

秋,七月,梓潼山崩。

癸卯,京师地动。

武陵蛮詹山等反,武陵太守汝南应奉招降之。

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

冬,十仲春,京师地动。

夏,四月,甲辰,孝崇皇后匽氏崩;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敛送轨制比恭怀皇后。蒲月,辛卯,葬于博陵。

侍御史朱穆自以冀故吏,奏记谏曰:“明将军地有申伯之尊,位为群公之首,一日积德,天下归仁;终朝为恶,四海颠覆。顷者官民俱匮,加以水虫为害,京师诸官用度增加,圣旨发调,或至十倍,各言官无见财,皆当出民,扌旁掠割剥,强令充沛。公赋既重,私敛又深,牧守长吏多非德选,贪聚无厌,遇民如虏,或绝命于棰楚之下,或自贼于火急之求。又打劫百姓,皆托之尊府,遂令将军树敌天下,吏民酸毒,门路叹嗟。昔永和之末,法纪少弛,颇失人望,四五岁耳,而财空户散,下有离心,马勉之徒乘敝而起,荆、扬之间几成大患;幸赖顺烈皇后初政平静,表里同力,仅乃讨定。今百姓戚戚,困于永和,内非仁爱之心可得容忍,外非守国之计所宜久安也。夫将相大臣,均体元首,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岂能够去明即昧,履危自安,主孤时困而莫之恤乎!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回绝郡国诸所馈送,内以自明,外解人惑;使挟奸之吏无所依托,司察之臣得尽耳目。宪度既张,远迩清壹,则将军身尊事显,德燿无穷矣!”冀不纳。冀虽专朝纵横,而犹交结摆布寺人,任其后辈、来宾觉得州郡要职,欲以自固恩宠。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报书云:“如此,仆亦无一可邪!”然素重穆,亦不甚罪也。

东海朐山崩。

元嘉元年辛卯,公元一五一年春,正月朔,群臣朝贺,大将军冀带剑入省。尚书蜀郡张陵呵叱令出,敕羽林、虎贲夺剑。冀跪谢,陵不该,即劾奏冀,请廷尉论罪。有诏,以一岁俸赎;百僚寂然。河南尹不疑尝举陵孝廉,乃谓陵曰:“昔举君,适以是自罚也!”陵曰:“明府不以陵不肖,误见擢序,今申公宪以报私恩!”不疑有愧色。

“凡为天下者,自非上德,严之则治,宽之则乱。何故明其然也?近孝宣天子明于君人之道,审于为政之理,故酷刑峻法,破奸轨之胆,海内清肃,天下密如,逄计见效,优于孝文。及元帝即位,多行宽政,卒以堕损,威权始夺,遂为汉室基祸之主。政道得失,于斯可鉴。昔孔子作《春秋》,褒齐桓,懿晋文,叹管仲之功,夫岂不美文、武之道哉?诚达权救敝之理也。故贤人能与世推移,而俗士苦不知变,觉得结绳之约,可复治乱秦之绪;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夫熊经鸟伸,虽延历之术,非伤寒之理;呼吸吐纳,虽度纪之道,非续骨之膏。盖为国之法,有似治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夫以德教除残,是以粱肉治疾也;以科罚治平,是以药石扶养也。方今承百王之敝,值厄运之会,自数世以来,政多恩贷,驭委其辔。马骀其衔,四牡横奔,皇路险倾,方将拑勒韐辀以救之,岂暇鸣和銮,请节拍哉!昔文帝虽除肉刑,当斩右趾者弃市,笞者常常至死。是文帝以严致平,非以宽致平也。”寔,瑗之子也。山阳仲长统尝见其书,叹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冬,十月,司空胡广致仕。

永寿二年丙申,公元一五六年春,三月,蜀郡属国夷反。

推荐阅读: 正版修仙     老公,这次来真的     驭兽医妃     穿越木叶开宝箱     春妆     甜婚第一宠:总裁,蜜蜜吻     女版霸总养娃日常[穿书]     入世     豪门禁爱:神秘老公的头号鲜妻     死灵法师的侠客生活     穿越大明当捕快     清穿宠妾:吃饱饱,生崽崽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