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吴主以左御史大夫丁固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
已亥,葬文明皇后。有司又奏:“既虞,除衰服。”诏曰:“受毕生之爱而无数年之报,情所不忍也。”有司固请,诏曰:“患在不能笃孝,勿以毁伤为忧。前代礼典,质文分歧,何必限以近制,使达丧阙然乎!”群臣请不已,乃许之。然犹素冠疏食以终三年,如文帝之丧。
帝承魏氏刻薄豪侈以后,欲矫以仁俭,太常丞许奇,允之子也,帝将有事于太庙,朝议以奇父受诛,不宜靠近摆布,请出为外官;帝乃追述允之夙望,称奇之才,擢为祠部郎。有司言御牛青丝纼断,诏以青麻代之。
永安山贼施但,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反叛,北至建业,众万馀人,未至三十里住,择谷旦入城。遣使以谦命召丁固、诸葛靓,固、靓斩其使,出兵逆战于牛屯。但兵皆无甲胄,立即败散。谦独坐车中,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吴主并其母及弟俊皆杀之。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发得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老婆,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
八月,辛卯,文王卒,太子嗣为相国、晋王。
世祖武天子上之上
乙亥,葬文王于崇阳陵。
玄月,乙未,大赦。
初置谏官,以散骑常侍傅玄、皇甫陶为之。玄,干之子也。玄以魏末士风颓敝,上疏曰:“臣闻先王之御天下,教养隆于上,清议行于下。近者魏武好神通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厥后纲维不摄,放诞盈朝,遂使天下无复清议。陛下龙兴受禅,弘尧、舜之化,惟未举清远有礼之臣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之士以惩不恪,臣是以犹敢有言。”上嘉纳其言,使玄草诏进之,然亦不能革也。
泰始元年乙酉,公元二六五年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璯与徐绍、孙彧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
戊辰,群臣奏请换衣复膳,诏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觉得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以是相解也。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繁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吴大赦,以右丞相万彧镇巴丘。
吴散骑常侍庐江王蕃,体气高亮,不能承颜顺指,吴主不悦,散骑常侍万彧、中书丞陈声从而谮之。丁忠使还,吴主大会群臣,蕃沉浸顿伏。吴主疑其诈,舆蕃出外。顷之,派遣。蕃好治威仪,去处自如。吴主大怒,呵摆布于殿下斩之,出,登来山,使靠近掷蕃首,作虎跳狼争咋啮之,首皆碎坏。
十仲春,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太傅司马孚拜辞,执帝手,流涕歔欷不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丙寅,王即天子位,大赦,改元。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邺;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魏氏诸王皆降为候。追尊宣王为宣天子,景王为景天子,文王为文天子。尊王太后曰皇太后。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又封群从司徒望等十七人皆为王。以石苞为大司马,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何曾为太尉,贾充为车骑将军,王沈为骠骑将军。其馀文武增位进爵有差。乙亥,以安平王孚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未几,又以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义阳王望、司空荀顗,凡八公,同时并置。帝惩魏氏伶仃之敝,故大封宗室,授以职任,又招诸王皆得自选国中长吏;卫将军齐王攸独不敢,皆令上请。